一、本書共收錄198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22年間中國內地出版的有關出版文化史方面的著作、譯作二千一百余種。1985年以前和2007年出版的少數相關著作,則以附注(用【另】字標明)形式適當收錄。內容涉及外國出版文化史的一百五十余種,則作為附錄列于書后,以供讀者參考。二、本書收錄的著作屬于廣義的出版文化史范疇,內容包括書、報、刊等各種媒體,編輯、印刷、發(fā)行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乃至與出版相關的人物、機構、版本目錄、印刷發(fā)行、文獻典藏、新聞傳播、文化交流等方面。三、本書按內容大致分為12個部分:出版史志類,出版史料類,編輯史類,書刊文化史類,新聞傳播史類,發(fā)行史·藏書史類,印刷史類,版本史·文獻學類,出版人物類,出版機構類,綜合及其他類一個人文集,綜合及其他類二。有的大類應包含小類或子目,未再細分,如編輯史類含編纂史、著述史、翻譯史、標點符號史等,書刊文化史類含書籍裝幀史、版畫史、禁書史等,印刷史類含造紙史。要說明的是,一些著作內容豐富而復雜,歸類只是相對的;部分論著并非嚴格意義的出版文化史研究,因有一定的借鑒價值也適當收錄。四、本書以圖書書名為辭目,釋文扼要介紹著者、出版時間、出版者、篇幅、字數、印數、開本、定價、主要內容及評價等。對于入選的著作一般按時間順序編排,具體月份不清楚者,置于所在年份的最后。亦有極少數著作因成稿后增刪,沒有嚴格按時間排列。書中大部分論著為經眼所記,也有部分論著是參閱書評、書訊或有關著作,查詢有關網站寫就,因而著錄的內容、項目不盡一致和完備。五、本書在部分條目后面,以附注形式簡錄同一作者的其他相關論著,或與該條目著錄圖書相近相關的著作。因此全書所涉及圖書數量超過條目標注。一種著作多個版本者一般只收一種,但對部分重要圖書也酌情收錄了不同版本。此外,本書還收錄了一部分內部資料和內部發(fā)行圖書,近一百三十種,以附錄形式列于書后。六、附錄一《港臺地區(qū)出版文化史研究論著目錄》收錄20世紀50年代以來香港、臺灣地區(qū)出版的有關出版文化史方面的著作、譯作目錄五百四十余種,以供參考,但因資料有限,收錄不全,有待完善。七、本書的資料經過艱苦的搜集、尋訪,同時參考了以下著作:《出版科研資料匯編》(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編輯出版研究室編,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版);《中國圖書大詞典(1949~1992)》(4)(宋木文、劉杲主編,湖北人民出版社l997年版);《中國出版史料》“現代部分”及“補卷”(方厚樞輯注,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006年版);《20世紀中國出版研究》(張志強著,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錢存訓著、鄭如斯編訂,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本書還充分利用了網絡資源,主要查詢了國家圖書館網、當當網和孔夫子舊書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