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為配合王齊洲教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簡明教程》而編寫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教材。與一般古代文學作品選本不同,本書沒有采用按朝代分段、按作者分塊的編選方法,而是依據文體分類編排,精選在某一文體發(fā)展中最有影響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展示各類文體的發(fā)展線索,使讀者在閱讀之后能夠對中國文學發(fā)展有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對各體文學有更準確、更直接的把握。因此,本書定名為《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分類精選》。本書既然按照文體分類精選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理所當然要關注一些在中國文學發(fā)展史上比較重要的文體及其代表性作品。如在唐代科舉考試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律賦,在明清科舉考試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八股文,以及唐寫本敦煌變文、金諸宮調、明南曲雜劇等,雖然不為一般文學作品選本所注意,但在本書中都給予一定地位,并精選其代表作,讓讀者能夠對影響中國文學發(fā)展的主要文體有具體而實在的認識。本書分上下二冊,上冊包括詩歌、辭賦,下冊包括文章、戲曲、小說。所選作品一律注明版本,所用版本盡量采用原本或接近原本的版本,以保證作品真實可靠。如有后來經過整理的被學術界認可的通行本,則以通行本為準??紤]到有關作者和作品的情況在《教程》中已有介紹,為了節(jié)省篇幅,減少編寫層次,方便讀者閱讀,本書只在每篇作品后附以簡明注釋。注釋的第一條進行題解,簡要介紹作者和作品并對作品進行概括性評論,以方便沒有閱讀《教程》的讀者。如作家在前文已作介紹的,后文則不再介紹。本書所選作品雖然不多,但已包括中國古代文學各類文體的主要精品。由于篇幅所限,傳世名篇未能全部入選,難免留下遺憾。好在這些未能入選本書的作品多為中學語文教材所選,或許能夠補此不足。為了展示作品原貌,尤其是為了讓讀者對中國古代各體文學有更完整而深入的了解,本書所選作品一般不做刪節(jié),即使篇幅較長也全文選錄。只有戲曲和長篇通俗小說的部分作品才采用節(jié)選的辦法,達到既選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又能夠節(jié)省篇幅的目的。但即使節(jié)選,也要保證一折、一出或一回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