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備課新思維
1.備課不是對學生進行限制
2.隱形備課:課堂中生成二度教學設計
3.從生活中預設課堂
4.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理解加法意義——“加法的初步認識”備課新思考和實踐
5.創(chuàng)設情境,解決問題——“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學案例與反思
6.感受數(shù)學對生活的作用——“乘除法應用題”數(shù)學活動備課思路
7.有效教學設計“特”字當頭
8.有“備”無患,“優(yōu)”備更無患
9.三維目標·學情分析·軟硬兼施
10.從“精打細算”談精打細算的預設
11.一個新教師的備課心得
12.備課新招:創(chuàng)新課例
13.你的問題你來解決——“統(tǒng)計”備課例談
14.擴大學生的探索空間——“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備課有感
15.同一首歌,不一樣的情懷——從“兩數(shù)相差多少”教學材料的運用談預設和生成
16.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17.備課中開發(fā)教學資源的四種策略
18.挖掘素材,追求無痕——由一道練習題的兩種教法引發(fā)的思考
19.定位,讓教學設計更有效
20.刪除問題,激活思維——“比多比少”分數(shù)應用題教學設計及反思
21.一位小學數(shù)學教師的備課日志
第二篇 教你一招
1.我淡化了預設——“秒的認識”備課反思
2.靈機一動的生成——“認識11~20各數(shù)”反思
3.新奇有趣,引人入勝——課堂導入的方法探究
4.給課堂架起生成的“支點”
5.備出來的教學情境
6.有效備課須“三思多問”
7.情境中學“折扣”——談“折扣”備課思路
8.備課,牽住內容的“牛鼻子”——“圓的認識”備課點滴
9.一手抓結構,一手抓操作
10.情境設計怎樣激趣
11.抓住生成的剎那
12.走出備課的誤區(qū)
13.數(shù)學備課中怎樣體現(xiàn)生活化
14.在“備課”時預留出“生成”的空間
15.預設中意外出彩——怎樣把握“生成性課堂”
16.彈性設計,智慧引領
17.備課中靈活處理教材
18.備課要最大可能地接近學生——“平移和旋轉”備課有感
19.巧妙設計細節(jié)是關鍵
第三篇 新穎教學設計展示
1.加強體驗,凸顯特征——“圓的認識”教學設計剖析
2.“等可能性”事件教學設計
3.“百分數(shù)意義”的二度教學設計
4.“用字母表示數(shù)”備課理念
5.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分數(shù)的再認識”教學設計思路
6.“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與反思
7.好課是“磨”出來的——“幫小動物安家”教學設計及反思
8.開天窗,留空白——“統(tǒng)計——求平均數(shù)”教學設計
9.“平均數(shù)”備課反思
10.讓新課程理念走進老教材——“射線和角”教學設計及反思
11.“10的分與合”教學設計及反思
12.“射線與角”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13.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小數(shù)乘整數(shù)”教學設計及反思
14.預設是美好的,生成是遺憾的——“最小公倍數(shù)”教學設計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