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問世至今已4年,近年營養(yǎng)科學伴隨著生命科學、臨床醫(yī)學以及人類基因組的測定的巨大成果而有所發(fā)展,加上人們對營養(yǎng)科學興趣的不斷高漲,使我決心編寫這第3版。但寫這本書的初衷在這一版里沒有改變:那就是僅為青年學者做一塊階石,以便踏著它登臨高處。這一版著重補充的是本學科的基礎理論方面,這是幾所研究和教學機構鼓勵我做的,也是我自己認定的,故適用于營養(yǎng)系的學生與研究生作為參考的教材,也適應有志于營養(yǎng)科學的青年學者。正如在第1版的序中所提到的,古人認為:“盡信書不如無書”,故希望人們把書中的論述看作思考的靶子,以便繼續(xù)探究、思索和創(chuàng)新。就營養(yǎng)科學這一方面來說,許多說法或論述,不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哪怕是經得起循證醫(yī)學的科學研究所得出的結論,都是在一定背景及種種特定的條件下求得的,在另一特定的條件下可能就有相對性的了,所以要科學地去思索和實踐。歷史上往往就是不迷信權威的論斷,發(fā)現并沖破了許多時代的局限,取得突破與發(fā)展的。但這樣說絕非叫人不相信科學,而正是提倡我們既應該尊重前人及其努力下取得的成果,又要批判和繼承,沒有前人就沒有后人。本版保留了前幾版中的部分資料便于查找;有關內容的最新數據請查閱相關的資料。古人又說過:“吾愛吾師,但我更愛真理”,這是科學發(fā)展的必由之路,科學發(fā)展的歷史就是后浪推前浪的過程,這是不可抗拒的辯證法,營養(yǎng)科學又是理論與實踐性都很強的一門學科,牽涉到人們的生、老、病、死,本書的大部分認識是在種種群體的觀察研究而得出的,但這些理論應用于群體與應用于個體可以說是不完全相同的兩個范疇。反之,把一個個體的飲食實踐或其結果當作真知,推論到一個群體,將會是錯誤甚至荒謬的,至于將個人的推論或是設想當作真知去說三道四,這種說教者有時會誤導并使營養(yǎng)科學的普及受到干擾。世界上的事物總是辯證地運動和發(fā)展的,這就是把本書僅看作一塊階石的其中一個含義??茖W應該是為人類服務的,離開這一個軌道將會出現偏差以至迷失方向、甚至引發(fā)意想不到的問題,這也是本書編寫的希望和本意,相信人們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