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1章 引言 1.1 二進制編碼與計算機系統(tǒng) 1.2 匯編語言基本概念與術語 1.3 匯編語言在計算機科學中的位置 習題1第2章 數與編碼 2.1 進位記數制 2.2 不同進位記數制間的轉換 2.2.1 二進制與R進制問相互轉換 2.2.2 二進制與八進制、十六進制問相互轉換 2.3 編碼 2.3.1 無符號數 2.3.2 原碼 2.3.3 補碼 2.3.4 ASCII碼 2.3.5 BCD碼 習題2第3章 計算機系統(tǒng)模型 3.1 計算機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 3.1.1 中央處理器 3.1.2 內邴仃儲器 3.1.3 系統(tǒng)總線 3.1.4 設備接口 3.1.5 外部設備 3.2 計算機系統(tǒng)中的存儲單元 3.3 控制信號與時序過程 3.3.1 控制信號 3.3.2 時序過程 3.4 機器指令系統(tǒng) 習題3第4章 8086/8088 CPU 4.1 8086/8088 CPU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4.2 8086/8088 CPU的寄存器組 4.2.1 數據寄存器組 4.2.2 段寄存器組 4.2.3 地址指針寄存器組 4.2.4 控制寄存器 4.2.5 寄存器的隱含使用與特定使用 習題4第5章 8086/8088基本指令系統(tǒng) 5.1 匯編指令的基本格式 5.2 尋址方式 5.2.1 寄存器尋址方式 5.2.2 立即數尋址方式 5.2.3 存儲器尋址方式 5.2.4 其他尋址方式 5.3 基本指令系統(tǒng) 5.3.1 傳送類指令 5.3.2 算術運算類指令 5.3.3 位操作類指令 5.3.4 處理器控制類指令 習題5第6章 匯編語言源程序組織 6.1 匯編語言的語句種類和格式 6.1.1 指令語句 6.1.2 偽指令語句 6.1.3 標識符 6.2 常量與變量 6.2.1 常量 6.2.2 簡單變量定義 6.2.3 標號和內存變量的屬性及屬性操作符 6.3 匯編語言的表達式 6.3.1 數值表達式 6.3.2 地址表達式 6.4 段定義偽指令與源程序框架 6.4.1 段定義偽指令 6.4.2 段聲明偽指令的段初值 6.4.3 1P和SP的初值 6.4.4 源程序的基本框架 6.5 編制匯編語言程序的完整過程 6.5.1 編程工具及經典過程 6.5.2 用UltraEdit設置簡易的匯編語言編程環(huán)境 6.5.3 DEBUG常用命令簡介 習題6第7章 分支與循環(huán)程序設計 7.1 無條件轉移指令 7.2 條件轉移指令 7.3 分支程序設計 7.4 循環(huán)控制指令 7.5 循環(huán)程序設計 習題7第8章 子程序設計與系統(tǒng)調用 8.1 子程序調用與返回指令 8.2 子程序設計 8.2.1 子程序設計的一般規(guī)范 8.2.2 子程序設計示例 8.3 系統(tǒng)調用 8.3.1 系統(tǒng)調用的概念 8.3.2 常用的系統(tǒng)調用 8.3.3 系統(tǒng)調用示例 習題8第9章 數值運算程序設計 9.1 二進制乘除法運算指令 9.1.1 乘法運算指令 9.1.2 除法運算指令 9.2 BCD碼加減法指令 9.2.1 BCD(Binary—Coded Decimal)碼 9.2.2 BCD碼加減法指令 9.3 BCD碼加減法程序設計原理與實現 9.4 BCD碼乘除法調整指令 9.4.1 BCD碼乘法調整指令AAM 9.4.2 BCD碼除法調整指令AAD 習題9第10章 非數值處理程序設計 10.1 串操作指令 10.1.1 串操作指令的特點 10.1.2 串操作指令 10.2 串操作指令的應用 10.2.1 串操作指令在程序巾的使用要點 10.2.2 程序設計舉例 10.3 其他非數值處理程序設計實例 習題10第11章 輸入/輸出程序設計 11.1 輸入/輸出指令 11.1.1 I/O端口的編址方法 11.1.2 輸入/輸出指令 11.1.3 I/O端口的尋址方式 11.2 主機與外設數據傳送的方式 11.2.1 無條件傳送方式 11.2.2 程序查詢傳送方式 11.2.3 中斷傳送方式 11.2.4 直接存儲器傳送方式(DMA) 11.3 中斷 11.3.1 中斷的一般概念 11.3.2 中斷源及中斷類型碼 11.3.3 中斷向量表 11.3.4 中斷優(yōu)先級 11.3.5 中斷過程 11.4 幾個常用:BIOS中斷調用 11.4.1 鍵盤中斷調用(INT 16H) 11.4.2 顯示中斷調用(INT 10H) 11.4.3 打印中斷調用(INT 17H) 11.4.4 串行通信中斷調用(INT 14H) 11.4.5 時間中斷調用(INT 1AH) 11.5 幾個常用的DOS系統(tǒng)功能調用(INT 21H) 11.6 應用舉例 習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