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原理篇
引子 一個法盲的狡辯
第一章 定律與法律
問題的提出
問題的思考
確定性問題
問題的癥結
問題的啟示
第二章 物化與法律
物化的概念
物化的偶然性
實在法的相對性
結論
第三章 物化偶然性一:傳統(tǒng)中國法律與現(xiàn)代西方法律
認知方式的作用:勾股定理/畢達格拉斯定理
認知方式的作用:傳統(tǒng)中國法律/現(xiàn)代西方法律
西方之自戀
中國之自卑
第四章 物化偶然性二:判例法與制定法
判例法與制定法
英美普通法系與歐洲民法法系
法律概念的普遍性與西方法律的特殊性
第五章 語言與法律
實在法的開始
語言之于法律的不確定性
法律之于語言的非決定性
結尾的故事
第六章 規(guī)則的本質
認知能力的有限與社會關系的復雜
規(guī)則的先天不足
規(guī)則的后天價值
再論哈特
第七章 概念的概念
概念的概念
進一步的辨析
責任和債
第八章 原則和體系
原則
體系
小結
第九章 法律機構與法律推理
法律機構
實在法的相對獨立性
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的多樣性
第十章 法律移植
法律移植與自然法
艾倫·沃森與皮埃爾·勒沆
爭論的無聊與概念的不清
引子 法律的概念
敬請期待
具體體現(xiàn)篇
序言 為什么法哲學研究更為必要?
論刑法的不合理性
基本不合理性
一、邏輯上的不合理性
二、基礎的不合“理性”
三、手段的不合“理性”
導出不合理性
一、法律上的不合理性
二、現(xiàn)實中的不合理性
綜合不合理性
一、基本分析
二、法人能否成為犯罪主體的問題
三、法人的刑罰問題
四、關于“兩罰制”原則
結論
一、刑法的早天
二、法學的革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