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一、研究動機
二、現有研究綜述
三、研究進路、概念界定和素材選取
四、研究創(chuàng)新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抗辯權概念論——抗辯與抗辯權之概念辨析
第一節(jié) 抗辯
一、抗辯的歷史沿革
二、抗辯的含義
三、抗辯的分類
四、抗辯的功能
五、抗辯在民法上的地位
六、小結
第二節(jié) 抗辯權概念的產生及含義
一、抗辯權從抗辯中分離的歷史考察
二、抗辯與抗辯權的區(qū)別
三、抗辯權的定義
第三節(jié) 抗辯權的性質、特征及分類
一、抗辯權的性質
二、抗辯權的特征
三、抗辯權的分類
第四節(jié) 抗辯權概念之總結——兼談抗辯與抗辯權的相互轉化
一、抗辯向抗辯權的形式性轉化
二、抗辯權向抗辯的實質性轉化
第二章 抗辯權制度論——民法上主要抗辯權制度理論及爭議
第一節(jié) 消滅時效抗辯權
一、時效的概念和含義
二、消滅時效的存在理由
三、消滅時效的效力
四、消滅時效的適用范圍
五、小結
第二節(jié) 惡意抗辯權
一、惡意抗辯權的含義和作用
二、惡意抗辯權在我國民法上的闕如
三、惡意抗辯權的效力
第三節(jié) 同時履行抗辯權
一、雙務合同之同時履行原則
二、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含義及制度沿革
三、同時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四、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效力
五、小結
第四節(jié) 先履行抗辯權
一、先履行抗辯權的含義
二、關于先履行抗辯權的名稱和存在之合理性
三、先履行抗辯權的適用范圍
四、先履行抗辯權的效力
第五節(jié) 不安抗辯權
一、不安抗辯權的含義與立法體現
二、不安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三、不安抗辯權的效力
四、英美法上的中止履行權與大陸法上的不安抗辯權之比較
五、小結
第六節(jié) 保證人的抗辯權
一、因保證合同的從屬性享有的抗辯權
二、因保證合同的補充性享有的抗辯權
第七節(jié) 抗辯權在具體制度中的效力之總結
第三章 抗辯權效力論——兼論抗辯權在權利體系之獨立地位
第一節(jié) 抗辯權發(fā)生效力的對象——“請求權”的追問
一、傳統(tǒng)民法中請求權理論的漏洞與矛盾
二、基礎性請求權和救濟性請求權的區(qū)分
三、抗辯權對抗對象的界定——救濟性請求權
第二節(jié) 抗辯權對請求權的效力——消滅還是阻礙
一、抗辯權效力的分層現象及學說
二、消滅說的緣由及弊端
三、妨礙說的合理性
第三節(jié) 抗辯權發(fā)生效力的前提——存在即生效還是主張才生效
一、現有的三種學說
二、抗辯權具有“須主張性”的理由
三、對若干具體抗辯權制度的思考
第四節(jié) 結論與延伸——抗辯權的三個識別標準和價值基礎
一、抗辯權的三個識別標準
二、抗辯權的價值基礎
第四章 抗辯權行使論——以程序法為中心
第一節(jié) 抗辯權的主張或拋棄
一、主張抗辯權
二、抗辯權的拋棄
第二節(jié) 抗辯權的訴訟內行使
一、訴訟內行使抗辯權的方式
二、抗辯權的行使與訴訟策略
三、抗辯權適時提出制度
四、抗辯權法官釋明制度
結語
一、結論——基本觀點及解決的主要問題
二、余論——未來民法典抗辯權的制度設計
三、本書的難點和不足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