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中國政治政黨與近現代中國社會研究

政黨與近現代中國社會研究

政黨與近現代中國社會研究

定 價:¥48.00

作 者: 劉景泉、郭德宏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近現代政黨史研究叢書
標 簽: 中國政治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01058092 出版時間: 2008-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 650 字數:  

內容簡介

  為了更加清晰地反映此次會議的成果,編者們將人選的論文,按所論主題分為“中國國民黨的性質及組織結構”、“近現代中國政黨的演變”、“中共與社會變遷”、“中共執(zhí)政理論及能力考察”、“自由主義政黨觀及其活動”、“世界視野下的中國近現代政黨”等六大部分,一些學者在論文中涉及過去較少研究的內容,一些學者提出了較有新意的論點。從某種意義上講,本論文集也代表著本課題當前的研究趨勢。

作者簡介

暫缺《政黨與近現代中國社會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一、中國國民黨的性質及組織結構
略論民初政治生態(tài)與同盟會的改組
中國國民黨早期軍隊政工制度的演變:1924—1928
中國國民黨“中常會”演變述略:1926—1945
中國國民黨民主派組織演變述評
“黨國”體制下公務員考銓制度的變異:1928—1949
20世紀50年代國民黨的改造運動
中國國民黨與臺灣政黨政治
臺灣地區(qū)政黨兩岸政策研究
二、近現代中國政黨的演變
民國初年中國社會黨天津支部案始末
論民國初年河南“組黨熱”及其影響
從職教派到民建——中國民主黨派孕育史的個案考察
陳炯明與致公黨
生產人民黨探析
黨治與憲政的沖突——對抗戰(zhàn)時期第一次憲政運動的幾點思考
三大勢力擠壓下的中國民主社會黨
百多年來中國政黨現代化對中國社會現代化功效分析
三、中共與社會變遷
土地革命時期的上海赤色工會初探
抗戰(zhàn)時期陜甘寧邊區(qū)工會述論
中國共產黨與革命根據地的社會變遷
地主減租與農民交租問題——中共晉西北抗日根據地減租政策及實踐之研究
華北抗日根據地婦女運動與婚外性關系
建國初期干部婚姻問題辨析:以1950—1956年河北省干部群體為例
山東省昌濰專區(qū)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歷史考察:1957一1958
1966—1978年中國黨、政府與社會的結構關聯:離散與畸變
“無毒中國”在新時期緣何不再——共和國兩次禁毒運動結果之異新探
四、中共執(zhí)政理論及其能力考察
蘇維埃時期中國共產黨社會建設思想初探
再論抗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現代國家”觀
建國前夕中國共產黨對加強執(zhí)政能力的認識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形成過程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領導機構沿革概述
中共政黨權力監(jiān)督的理論與實踐
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方略的歷史實踐及其啟示
全球化時代中國共產黨政治權威的發(fā)展
胡喬木晚年對堅持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的理論貢獻
科學發(fā)展觀與黨的意識形態(tài)建設
五、自由主義政黨觀及其活動
宋教仁民主憲政思想論析
余家菊與國家主義教育思潮
近代社會變遷中的中國農民黨
論土地革命時期人權派的
政治主張李臘生游博
張君勱憲政思想及其實踐評析——以20世紀30—40年代為中心
民主同盟在1946年之中國政局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
六、世界視野下的中國近現代政黨
論孫中山與蘇俄關系
中共對孫中山與張作霖結盟的態(tài)度評析(1921—1925)
汪精衛(wèi)政治思想的基本理論建構(1925—1931)
建國前影響中共中央制定對美政策的主要因素(1948.11—1949.9)
20世紀50年代中蘇軍事關系與中蘇兩黨兩國關系述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