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網絡通信綜合計算機通信與網絡教程(第三版)

計算機通信與網絡教程(第三版)

計算機通信與網絡教程(第三版)

定 價:¥32.00

作 者: 林生、范冰冰、韓海雯 等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計算機網絡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173564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 334 字數:  

內容簡介

  《計算機通信與網絡教程(第3版)》融合計算機通信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核心知識,從獨特角度闡述網絡最新技術與應用的基礎知識。《計算機通信與網絡教程(第3版)》前半部分(第1-8章)重點講述網絡體系結構和計算機組網通信技術,尤其是如高速寬帶網、虛擬網和移動網等新興技術;在網絡互聯方面引入了獨特的“同構互連”概念及其技術體制,并介紹了由各種虛擬“交換”擴展而來的最新互聯概念與技術?!队嬎銠C通信與網絡教程(第3版)》后半部分(第9-11章)重點講述網絡服務與應用技術?!队嬎銠C通信與網絡教程(第3版)》把網絡高層功能都歸并為面向應用以及應用本身的相關技術,使《計算機通信與網絡教程(第3版)》內容結構更加簡明和實用。其中,傳輸服務方面加強了有關“端到端”服務質量和進程間通信以及網絡服務質量體系方面的最新內容;應用服務方面,除了充實常用的典型應用系統(tǒng)外,最重要的是編入了網絡應用API及其應用發(fā)展方面的最新知識,另外還包括IP電話技術的內容?!队嬎銠C通信與網絡教程(第3版)》每章配有大量的練習題,并在附錄B中對那些難度較大的習題提供了解答提示;附錄C還提供了建議的實驗課程大綱,特別適合于規(guī)范的課堂教學要求,是一本難得的規(guī)范性教科書?!队嬎銠C通信與網絡教程(第3版)》適用于各類大學的電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或工程)系的本科生、??粕勺鳛橄嚓P專業(yè)的專業(yè)或專業(yè)基礎課程的教科書。

作者簡介

暫缺《計算機通信與網絡教程(第三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計算機通信與網絡概述
1.1 網絡的形成與發(fā)展
1.1.1 面向終端的網絡
1.1.2 面向通信的網絡
1.1.3 面向應用的網絡
1.1.4 進一步發(fā)展與廣泛應用
1.2 有關通信與網絡的概念
1.2.1 數據與數據通信
1.2.2 計算機通信與計算機網絡
1.3 網絡的類型及其特征
1.3.1 局域網
1.3.2 城域網
1.3.3 廣域網
1.3.4 互聯網
1.3.5 移動網
本章練習題
第2章 網絡的結構體系
2.1 網絡拓撲結構
2.1.1 節(jié)點與鏈路
2.1.2 拓撲形式
2.1.3 子網劃分
2.2 網絡體系結構
2.2.1 網絡分層通信原理
2.2.2 網絡分層體系結構
2.3 標準網絡體系結構模型
2.3.1 OSI/RM概述
2.3.2 OSI/RM功能層要素
2.3.3 開放系統(tǒng)互連環(huán)境
2.4 網絡結構及模型實例(因特網)
2.4.1 因特網的組織結構
2.4.2 因特網的分層體系結構
2.5 兩種體系結構的比較與評價
2.5.1 比較與評價
2.5.2 本書采用的假想參考模型
本章練習題
第3章 數據通信技術基礎
3.1 數據通信系統(tǒng)
3.1.1 概念與模型
3.1.2 數據的信源編碼
3.1.3 數據的傳輸方式
3.2 信道及其傳輸速率
3.2.1 信道與傳輸介質
3.2.2 主要性能指標
3.2.3 數據傳輸速率
3.3 數據傳輸技術
3.3.1 信號編碼
3.3.2 基帶傳輸與寬帶傳輸
3.3.3 多路復用傳輸
3.3.4 光纖同步數字傳輸
3.4 接入網概念及其相關技術
3.4.1 接入網概述
3.4.2 接入技術
3.4.3 ADSL技術
本章練習題
第4章 物理層技術
4.1 OSI/RM中的物理層
4.1.1 物理層及數據線路概念
4.1.2 物理層的服務
4.2 物理層接口和協(xié)議
4.2.1 DTE/DCE接口特性描述
4.2.2 物理層協(xié)議標準
4.3 物理層接口實例
4.3.1基本的常用物理層接口
4.3.2 其他的常見物理層接口
本章練習題
第5章 數據鏈路層技術
5.1 OSI/RM中的數據鏈路層
5.1.1 數據鏈路層功能
5.1.2 數據鏈路層服務
5.2 數據鏈路控制原理及技術
5.2.1 基本傳輸控制過程
5.2.2 鏈路級流量控制
5.2.3 鏈路級差錯控制
5.3 數據鏈路層協(xié)議實例
5.3.1 高級數據鏈路控制規(guī)程HDLC
5.3.2 因特網的數據鏈路協(xié)議PPP
本章練習題
第6章 局域網技術
6.1 局域網概述
6.1.1 局域網的技術特點
6.1.2 局域網的體系結構
6.1.3 局域網的LLC子層
6.1.4 局域網的MAC子層
6.2 以太網技術
6.2.1 傳統(tǒng)以太網
6.2.2 快速以太網
6.2.3 交換式以太網
6.3 虛擬局域網
6.3.1 VLAN概述
6.3.2 VILAN技術
6.4 無線局域網
6.4.1 無線局域網概述
6.4.2 無線局域網技術
本章練習題
第7章 網絡層及廣域網技術
7.1 OSI/RM中的網絡層
7.1.1 網絡層功能
7.1.2 網絡層服務
7.2 網絡層交換與路由技術
7.2.1 數據交換技術
7.2.2 網絡層路由技術
7.3 網絡層流控技術
7.3.1 “流控”問題概述
7.3.2 節(jié)點一節(jié)點間鏈路流控技術
7.3.3 源點一宿點間通路流控技術
7.3.4 子網內全局性流控技術
7.4 廣域網技術
7.4.1 廣域網概述
7.4.2 廣域網實例
7.5 虛擬專網
7.5.1 虛擬專網概述
7.5.2 虛擬專網的實現
本章練習題
第8章 網絡互連與網間通信
8.1 網絡互連概述
8.1.1 網絡互連的技術體制
8.1.2 網絡互連的主要技術
8.2 網絡互連技術及互連設備
8.2.1 物理同構互連與中繼器
8.2.2 鏈路同構互連與橋接器
8.2.3 網絡同構互連與路由器
8.3 網絡互連實例
8.3.1 因特網互連體系結構
8.3.2 網際互連協(xié)議
8.3.3 網間控制報文協(xié)議
8.3.4 新一代網際協(xié)議
8.4 網絡互連新概念及技術
8.4.1 第三層交換技術
8.4.2 IP交換技術
8.4.3 多協(xié)議標記交換技術
8.4.4 移動IP技術
8.4.5 IP多播技術
本章練習題
第9章 傳輸服務與端到端通信
9.1 OSI/RM中的傳輸層
9.1.1 傳輸層功能與服務
9.1.2 傳輸層協(xié)議
9.2 端到端服務與主機問通信
9.2.1 端到端數據傳輸服務
9.2.2 可靠的端到端傳輸連結
9.3 傳輸層實例
9.3.1 因特網的傳輸層
9.3.2 傳輸控制協(xié)議TCP
9.3.3 用戶數據報協(xié)議UDP
9.4 網絡服務質量體系
9.4.1 服務質量體系概述
9.4.2 綜合服務體系
9.4.3 區(qū)分服務體系
本章練習題
第10章 應用服務與應用系統(tǒng)
10.1 網絡應用服務基礎
10.1.1 網絡應用概述
10.1.2 OSI/RM中的應用服務
10.1.3 網絡服務工作模式
10.2 典型網絡應用系統(tǒng)實例
10.2.1 域名系統(tǒng)
10.2.2 FTP及其文件傳輸系統(tǒng)
10.2.3 SMTP及其電子郵件系統(tǒng)
10.2.4 HTTP及其wwW系統(tǒng)
10.3 網絡應用發(fā)展
10.3.1 網絡應用編程接口(API)
10.3.2 遠程過程調用和中間件
10.3.3 B/S模式的網絡應用系統(tǒng)
10.3.4 IP電話系統(tǒng)
本章練習題
第11章 網絡系統(tǒng)安全與管理
11.1 網絡系統(tǒng)安全性
11.1.1 網絡系統(tǒng)安全性威脅
11.1.2 網絡系統(tǒng)安全性要求
11.2 網絡系統(tǒng)安全技術與策略
11.2.1 安全責任與訪問控制
11.2.2 加密策略
11.2.3 鑒別與簽名措施
11.2.4 防火墻技術
11.3 網絡系統(tǒng)管理
11.3.1 網絡管理要求
11.3.2 網絡管理功能
11.4 網絡管理系統(tǒng)實例——SNMP
11.4.1 SNMP體系結構
11.4.2 管理信息庫MIB
11.4.3 SNMP協(xié)議機制
本章練習題
附錄A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B 部分練習題解答提示
附錄C 建議的實驗課程教學大綱
附錄D RS-232、RS-449、CCITT、V.24功能定義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