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晚年生活凄苦,卻窮盡畢生精力創(chuàng)造出一個含蓄深沉、博大精深的藝術世界。《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又名《金陵十二釵》、《金玉緣》,基本定稿為八十回,后四十回為高鄂續(xù)寫,曾以手抄本流傳世間。1791年由程偉元、高鄂第一次以活字版印刷出版。全書運用虛實結合的筆法,借一塊通靈寶玉之口,講述其在“溫柔富貴”之鄉(xiāng)的所歷所聞,為讀者展示出一幅封建社會貴族世家興衰的壯麗畫卷。小說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之間的愛情悲劇為線索,表現(xiàn)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轉衰的方方面面,將封建官場的政治爭斗、奢華驕逸的貴族生活、工于心計的人情世故、真摯純潔的情感以及剛剛萌芽的民主反抗思想等展現(xiàn)無遺,將整個社會生活高度濃縮于一個鐘鳴鼎食的詩禮之家,提示了封建社會末期漸趨衰亡的社會真實內幕,并且表現(xiàn)出要求個性解放的民主精神以及對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不滿?!都t樓夢》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力方面令世人嘆為觀止。在曹雪芹的筆下,上到封建官僚,下到丫頭奴才,幾乎每一個人物都以其鮮明的個性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多情又叛逆的富貴公子賈寶玉,脆弱敏感而富有才情的林黛玉,賢良而世故的淑女典范薛寶釵,潑辣狠毒又八面玲瓏的王熙鳳,聰明伶俐、富有反抗精神的晴雯,剛烈不屈的尤三姐,等等,都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言語、細節(jié)及相互間的矛盾一一鋪陳出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與紛繁復雜的社會關系在作者筆下繁而不亂,多而不冗,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將這一切自然逼真地呈現(xiàn)在后人眼前,令人讀來回味悠長。《紅樓夢》采用古代白話文語言,敘事簡潔純凈,人物語言又通俗靈活,描寫時多彩逼真,渲染時又傳神而恰到好處。書中詩詞歌賦的運用對于情節(jié)的展開、人物的塑造、環(huán)境的烘托以及主旨的升華都起到重要作用,在文學方面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