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宏,男,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1962年4月出生,浙江慈溪人。1982年獲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治河專業(yè)學士學位,1985年和1989年分別獲清華大學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專業(yè)碩士和博士學位。現(xiàn)為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主要從事泥沙運動力學、河床 演變學、河道與河口整治、河流模擬等領域的理論與應用技術研究。先后主持與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項目(973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等80余項,包括在黃河、長江、塔里木河等江河湖庫,以及火電廠、核電廠、灌區(qū)等的取水防沙技術等方面的重大生產(chǎn)課題,在黃河口演變與整治、黃河下游河道演變基本規(guī)律與治理、潼關高程控制與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渭河下游河道演變與治理、塔里木河演變與生態(tài)整治、劉家峽水庫泥沙問題、官廳水庫泥沙問題、東莊水庫泥沙問題、明渠挾沙水流運動的力學和統(tǒng)計規(guī)律、漫灘水沙運動力學、流域水沙優(yōu)化配置與泥沙資源化等方 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國內(nèi)外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160余篇,出版專著8本,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1996年獲第四屆錢寧泥沙科學獎,1998年獲第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0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2006年度“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陳建國,男,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1962年10月生,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人。1984年獲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士學位,1991年獲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碩士學位?,F(xiàn)為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泥沙研究所副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碩士生導師,中國水利學會泥沙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世界泥沙學會發(fā)起會員、國際水力學協(xié)會會員。主要從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科研工作。先后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項目(“973”項目)、“八五”、“十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水利部重點項目、水利部“948”項目等30余項,以及河道治理、火電廠、核電廠、抽水蓄能電廠的取水防沙等重大生產(chǎn)課題40余項;合編專著3本,發(fā)表論文70余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2007年獲第八屆錢寧泥沙科學技術獎。郭慶超,男,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1965年1月生,安徽六安人。2000年獲里賈那大學(University of Regina)博士學位?,F(xiàn)為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碩士導師,中國水利學會泥沙專委會委員、世界泥沙學會會員、國際水力學會會員、國際大壩委員會泥沙專委會委員。主要從事泥沙工程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或作為技術骨干完成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項目(“973”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50余項科研任務;發(fā)表期刊論文30余篇,其中十多篇被SCI和EI檢索,會議論文近40篇,合作出版專著2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大禹水利科技獎2次,并獲得里賈那大學學術研究獎,中國水利學會先進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科技英才等獎勵和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