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學肇興于黑水城歷史文物的發(fā)現,歷經羅福成、羅福萇、王靜如、聶斯克等中外幾代學人的辛勤耕耘,她雖不能與“敦煌學”、“絲路學”等國際顯學相媲美,但也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眾所周知,由于受封建正統(tǒng)歷史觀的影響,元朝修史者獨摒西夏于“正史”之外的做法使得西夏建國近二百年,文獻無征,西夏因此被蒙上了“絲綢路上的神秘王國”、“被遺忘的王朝”等稱譽,故西夏學有“絕學”之稱謂,足以看出文獻缺略給西夏學研究帶來的巨大困難?!∥飨牡乩硌芯渴俏飨膶W中基礎性的課題,地理不明,往往會給其他問題的探討和解釋帶來諸多不便。以《西夏地理研究》作為研究課題是主、客觀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客觀上,雖然從宋代到現在均有學者涉足于西夏地理的研究,但由于著作失傳、資料匱乏等原因,西夏地理研究中仍然存在著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一點將在學術史回顧中詳細闡明。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公布的黑水城文獻和考古資料為西夏地理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信息,如本文利用出土文獻對西夏自然地理的考述。因此,《西夏地理研究》是一個既“老”義“新”的題目。主觀方面,筆者曾經學習過一點西夏文字的知識,對西夏故地的自然地理、文物遺存等狀況比較熟悉,也有一些西夏學方面的基礎,初步具備研究西夏地理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