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言
一 概念及時代
二 學術史回顧
三 幾種趨勢
四 本書的核心概念
第二章 經世之學的源流
第一節(jié) 兩種身份與知識傳統(tǒng)
第二節(jié) 從理學到心學:帝國統(tǒng)治的危機
第三節(jié) 明末性理之學與經世之學的分野
第四節(jié) 晚明政治危機與學術論爭
第五節(jié) 經世之學的確立:學科分類變化的考察
第三章 經世之學的內容(一)
第一節(jié) 制度、沿革與職掌
第二節(jié) 實務與實政:財賦、兵農、河漕
第三節(jié) 音韻與訓詁:考掘圣賢本義的利器
第四節(jié) 輿地之學與社會政治
第五節(jié) 禮學與道德人心的維系
第四章 經世之學的內容(二)
第一節(jié) 經學即理學
第二節(jié) 政治主張:封建與郡縣之辯
第三節(jié) 對明朝滅亡的反思
第四節(jié) 西學與經世之學
第五節(jié) 文獻與對策:經世文的編纂
第五章 經世家學個案研究——以顧炎武為例
第一節(jié) 顧氏家族出仕與家學特質
第二節(jié) 顧炎武早期的研習與學術經歷
第三節(jié) 從明清之際的政治活動看顧炎武的家學影響
第六章 實踐與影響
第一節(jié) 道統(tǒng)、學統(tǒng)、政統(tǒng)
第二節(jié) 啟蒙的限度:以黃宗羲為例
第三節(jié) 遺民氣節(jié)與重建綱常
第四節(jié) 清初的理學與清朝統(tǒng)治合法性的確立
第七章 結語:從經世到考據(jù)
附錄一
參考文獻
附錄二
顧炎武家族世系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