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崑,1926年生,原二機部第二研究設計院離休干部。他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1946年轉入軍隊,跟隨華北野戰(zhàn)軍南征北戰(zhàn),又參加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年代,他負過傷,并多次立功受獎。艱苦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了他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性格。1960年,他轉業(yè)到地方,直至1985年退休。離休后,他不甘于閑賦在家,總想著在后半生能為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于是,他把離休當作自己人生新的起點。首先,他報名到海淀區(qū)老齡大學花卉班學習,一學就是三年,直到畢業(y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一位老師傅用蘿卜雕刻的栩栩如生的花鳥魚蟲,并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暗下決心學習這門藝術。學藝之路是異常艱辛的。俗話說,人過六十不學藝。當他向老師請教的時候,人人都勸他放棄這個打算。當看他決心已定的時候,也就是一笑了之,認為他不過是一時的興趣,沒有當真。對此,他沒有氣餒,而是以一種特有的執(zhí)著開始了他人生新的挑戰(zhàn)和追求。學習過程中沒有工具,他自己做工具,沒有老師指導,只好對著實物邊看邊學雕刻。為了刻好一朵花,經常反復雕刻幾十遍,他還經常帶著盒飯去公園里看著花雕刻,一去就是一天。經過反復的琢磨,刻苦的鉆研,他的雕刻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在70歲的時候,他終于創(chuàng)造出了一些別具一格的食品雕刻作品。在北京食品雕刻行業(yè),他不拘一格,自成一派,人稱自由派想像派的食品雕刻大師。如今,他已是京城因六十歲后學藝而成名的食品雕刻專家了。目前,他是中國烹飪協(xié)會會員,北京烹飪協(xié)會理事,世界中華藥膳研究會理事,北京名人美食保健協(xié)會理事,北京市勞動局高級冷葷講師,北京烹飪協(xié)會食品雕刻講師,還多次擔任全國性食品雕刻大獎賽評委、監(jiān)委,并正式出版了《食品雕刻130例》、《西瓜雕刻圖示詳解》兩本專著。為此,他先后榮獲了“全國老有所為精英獎”、由中組部頒發(fā)的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獎,還榮獲中國核工業(yè)總公司授予的“老有所為精英獎”及“優(yōu)秀離休干部”光榮稱號。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董老,仍然希望能為社會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他希望這本畫冊的出版能引起食品雕刻愛好者的興趣,并為人們的飲食文化帶來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