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俗賦概說
一、“俗賦”概念的產生與“俗賦”的文體特征
二、“俗賦”的類型
三、研究“俗賦”的意義
試論《漢書藝文志》“賦"的分類
一、劉向父子整理群籍與圖書的分類
二、“詩賦”獨立與文學意識的自覺
三、《詩賦略》分為五家的主要依據
《漢書藝文志》“雜賦”考述
一、前人時賢對雜賦內容的推測
二、《七略》“別裁法”對我們探討“雜賦”內容的啟示
三、《七略》“小說家”與“雜賦”的對應給我們的啟發(fā)
先秦兩漢時期的“誦”與“誦”的表達方式
一、“誦”的源頭及類型
二、“誦”的具體方式推測
先秦時期的民間寓言傳說與故事俗賦的產生
一、汲冢竹書中保存的類似于故事俗賦的作品
二、《莊子》、《楚辭》及楚地作家創(chuàng)作的類似于故事俗賦的作品
三、《史記》中保存的宮廷優(yōu)人調侃戲謔的故事俗賦
四、《史記》中保存的其他先秦故事俗賦
先秦時期民間爭奇斗勝伎藝與客主論辯俗賦的產生
一、與師曠相關的帶有論辯俗賦因素的作品
二、淳于髡和他的論辯體俗賦
三、戰(zhàn)國時期“大言”、“小言”的游戲與俗賦
四、戰(zhàn)國時期的其他論辯體俗賦
成相雜辭與早期歌訣體俗賦
一、先秦西漢時期的成相雜辭
二、成相體的講誦性質
三、招魂詞與儀式講誦文
四、其他實用性的歌謠體講誦文
五、隱語與歌謠體雜賦
先秦兩漢“看圖講誦”藝術與俗賦的流傳
一、先秦、兩漢時期的故事圖畫考述
二、按圖講誦初探
三、對兩篇看圖講誦文的討論
漢魏六朝故事俗賦考述
一、擬人故事賦
二、人物故事賦
關于《神烏賦》的一點補充
一、《神烏賦》產生的時間
二、《神烏賦》的產地
三、劉安所作到底是《離騷傳》還是《離騷賦》
漢魏六朝的客主論辯俗賦
一、漢魏六朝調笑戲謔類俗賦
二、漢魏六朝時期的冷嘲熱諷、嘻笑怒罵類俗賦
《柏梁臺詩》再考證
漢魏晉南北朝的詠物俗賦
一、對西漢枚皋、東方朔等詠物俗賦的推測
二、漢末嘲笑胡女胡人的俗賦
三、魏晉時期嘲諷形貌丑陋的俗賦
四、漢末以來戲謔動物的俗賦
近于俗賦的實用文及其他
一、漢代的招魂辭與驅儺文
二、秦漢以來用韻誦形式傳播的知識性、實用性的文體
三、文人用俗賦的形式創(chuàng)作的其他應用文
四、俗賦與樂府詩的關系
敦煌遺書中的俗賦及其整理研究情況
敦煌俗賦寫卷敘錄
敦煌故事俗賦考述
一、《韓朋賦》考述
二、《燕子賦》(甲)、(乙)考述
敦煌論辯俗賦考述
一、《晏子賦》考述
二、《孔子項托相問書》考述
三、《茶酒論》考述
四、《可新婦文》考述
敦煌詠物俗賦考述
一、《駕幸溫泉賦》考述
二、《貳師泉賦》考述
三、《龍門賦》考述
四、《酒賦》考述
五、《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考述
六、《秦將賦》考述
七、《漁父歌滄浪賦》考述
八、《丑婦賦》考述
九、《月賦》考述
十、《子靈賦》考述
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