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文學理論伯明翰文化學派領(lǐng)軍人物述評

伯明翰文化學派領(lǐng)軍人物述評

伯明翰文化學派領(lǐng)軍人物述評

定 價:¥18.00

作 者: 張華
出版社: 山東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學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0735887 出版時間: 2008-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7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文學理論自身出現(xiàn)萎縮,有學者起身對其合法性、合理性與適用性從多方面進行了抨擊和解構(gòu),并隨后從西方文化研究視野特別是法蘭克福學派與伯明翰學派得到啟發(fā),結(jié)合社會學,把不能成立的“文學理論”進行了文化社會學性質(zhì)的重建、重構(gòu),并沿用西方Cultural Study一詞,稱為“文化研究”。那么,文化研究到底在多大程度上還擁有文學理論的成分?在這點上盡管眾口不一,有人認為文化研究是文學理論的社會學延伸,即文學社會學或日文化社會學;有人認為文化研究早已“自立門戶”,是一門獨立的學科,然而,在作者看來,文學社會學或日文化社會學之所以能夠成立,說明這里的文學與文化可以等同,可以畫上等號;而文化研究之“自立門戶”并非“另起爐灶”,而是承繼了文學研究、文學理論“內(nèi)功”之后的學科獨立。也就是說,文化研究合法性的邏輯基礎(chǔ)是“文學”這一概念內(nèi)涵的擴大,文學的范疇和文學研究的對象不再僅僅局限于文學的范圍,而是包羅了一切文化現(xiàn)象,實現(xiàn)了文學向文化的轉(zhuǎn)向,從以往僅針對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的文學研究,擴大至涵蓋音樂、繪畫、舞蹈等藝術(shù)形式,隨后又囊括了電視、電影、因特網(wǎng)等大眾文化現(xiàn)象的文化研究。稱作文化研究的文學理論“改頭換面”式的重構(gòu),具有更為廣泛的普遍適用性,不僅消除了過去文藝理論意欲涵蓋藝術(shù)而不得的尷尬境遇,而且應(yīng)用于所有文化現(xiàn)象當中仍能有效,因而給內(nèi)部危機重重的文學理論帶來了新的生機。這是文化研究在當代中國生命力旺盛的一個重要原因。事實上,伯明翰文化學派最初的創(chuàng)始人都是地地道道的文學理論研究者,而且是馬克思主義的文藝理論研究者,這些在本書的前幾個人物的章節(jié)記載得很清楚。正因為文化和文學不應(yīng)有一個刻板固定統(tǒng)一的模式,所以才會對文本闡釋的相異性產(chǎn)生如此廣泛的興趣。媒體的受眾更會制造出不同的標準和評價體系……”

作者簡介

暫缺《伯明翰文化學派領(lǐng)軍人物述評》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dǎo)語:作為文學理論的文化研究
懷舊與批評:霍加特《識字的用途》
文化與大眾文化:威廉斯的文化研究
重構(gòu)與拯救:湯普森的文化研究
斯圖亞特·霍爾
約翰·費斯克
戴維·莫利
安吉拉·默克羅比
珍妮特·巴茨麗爾
比爾·施瓦茨
夏洛特·布朗斯頓
理查德·戴爾
呂蓓卡·奧羅克
露茜·布蘭德
茉莉·麥克雷爾
佳姬·巴塔恰爾亞
黑茲爾·卡比
麥克爾·丹寧
莉蒂亞·柯蒂
伊恩·錢伯斯
附:伯明翰學派何去何從?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