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開年大型紀錄片《臺北故宮》總局地演周兵,以獨家視角揭秘臺北故宮的曠世文物,講述一段不應忘卻的歷史和一些不得不面對的真相,記錄一件件國寶的遠離、遷轉、顛沛以及它們曾經的傳奇和現在的精彩!為什么一些記憶值得人們去珍視?為什么一段歷史總被人們說起?為什么一種懷念總是游蕩在一些人的情感里?我們的記憶其實是歷史中的一種碎片,看起來似乎很完整,然而是什么在串起它,并深入我們的內心,總也揮之不去。臺北故宮博物院是現實的存在,也是歷史的一種懷念與情緒。2005年《故宮》播出時,我曾經寫下這樣的話:“就電視創(chuàng)作領域而言。我們試圖改變些什么,就文化傳承而言,我們是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一份子?!?009年我們的愿望再一次得到了延續(xù),這就是電視紀錄片《臺北故宮》的誕生。從《故宮》到《臺北故宮》就像一個文化工程的傳遞。用電視紀錄片的形式來表現臺北故宮,實際上是在表達我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關切和了解,并把這個過程中的收獲通過紀錄片傳遞出去,而用文字的書寫則是試圖讓更多的人解讀那些久遠歷史帶來的一些文化行為的信息。60年前,中國內地的那場戰(zhàn)爭使60多萬件的珍寶漂洋過海,到臺灣這塊土地上,幾經顛沛流離。在臺灣的基隆海港,臺中的山村北溝,臺北的外雙溪,都曾留下這些珍寶的足跡,本書不僅僅記錄那一件件國寶的運離、遷轉、顛沛,展示它們曾經的傳奇和現在的精彩,而且要講述一些震蕩中國人心靈和情感的故事,更要表達一些隱藏在我們內心的某種情感,某些可以撥動起來的心結,某些你不得不面對的真相。這些記憶和敘述不僅僅是海峽這邊大陸人的記憶,也是海峽對岸臺灣人的記憶,也是全球華人的共同記憶和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