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的建制有其嚴肅的宗教背景。就在一個世紀之前,幾乎所有的州立大學都有必須參加的禮拜,而且有的大學還要求星期天去教堂。然而今天,宗教在美國一流大學和學院的學術與文化生活中的深遠影響幾乎蕩然無存了。在《美國大學之魂》中,喬治•M.馬斯登探討了這一戲劇性變化發(fā)生的過程及原因。《美國大學之魂》絕不是一篇對那個已經一去不返的、由主流新教支配美國教育的黃金時代的悼詞,而是一份對于那個時代的深刻批評。它審視了新教在17世紀30年代哈佛學院成立之后,直到20世紀60年代白人清教徒的建制崩潰之前的高等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通過對許多曾經在歷史上特定時期處于領先地位的大學里故事的分析,以及對有關達爾文主義的爭論和不斷改變的學生風氣的影響等難題的分析,喬治•M.馬斯登令人信服地指出,正如高等院校已經給女權主義和多元文化的觀點提供了空間一樣,它們也應該再次為傳統(tǒng)宗教觀點留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