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國電影的誕生、開創(chuàng)、探索和繁榮
第一節(jié) 西洋影戲的傳入與中國電影的誕生
一、“西洋影戲”傳入中國
二、“中國影戲”《定軍山》
三、“亞細亞影戲公司”:中國第一家電影公司
四、第一部故事短片《難夫難妻》
五、《黑籍冤魂》的轟動效應
六、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
七、《閻瑞生》:第一部長篇故事片
第二節(jié) 中國電影:從初創(chuàng)走向繁榮
一、“明星”公司升上影壇
二、“長片正劇”《孤兒救祖記》
三、天一公司發(fā)起“古裝片”熱潮
四、武俠片、武俠神怪片的風行
第三節(jié) 中國電影的革新和鼎盛
一、《歌女紅牡丹》: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
二、選舉最佳電影明星
三、左翼電影運動
四、《神女》:無聲電影的巔峰之作
五、《風云兒女》:片以歌傳
第四節(jié) 抗戰(zhàn)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電影
一、《保衛(wèi)我們的土地》:第一部抗戰(zhàn)電影
二、《木蘭從軍》:“孤島電影”的精品之作
三、《八千里路云和月》:戰(zhàn)后中國電影的一塊基石
四、史詩巨片:《一江春水向東流》
五、《小城之春》:“生不逢時”的不朽經典
第二章 新中國電影的開端、發(fā)展和蕭條
第一節(jié) 新中國電影的開端與發(fā)展
一、新中國電影的開端
二、新中國的第一部故事片:《橋》
三、“紅色經典”:《白毛女》
四、引起了大波瀾的:《武訓傳》
五、電影改編高潮的形成
六、“革命紅花”:《紅色娘子軍》
第二節(jié) “文革”時期的中國電影
一、《紀要》對于中國電影的否定
二、“三突出”創(chuàng)作原則
三、樣板戲電影
四、1973-1976年間的故事片創(chuàng)作
五、反面教材:《決裂》
第三章 中國電影的重生、發(fā)展、繁榮
第一節(jié) 1978-1980:走出“文革電影”的誤區(qū)
一、中國電影:從廢墟中重生
二、《小花》:初試先聲
三、“傷痕”電影:《生活的顫音》
四、《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反思電影的經典之作
第二節(jié) 80年代電影:走向繁榮與輝煌
一、關于電影本性的討論
二、三代導演同堂
三、娛樂片風潮的形成
第三節(jié) 90年代以來的多元化電影格局
一、主旋律電影
二、“新民俗電影”
三、馮小剛的賀歲電影
四、都市電影
五、新生代電影
第四章 “時代的出色歌手”——謝晉
第五章 第四代電影導演:走向電影語言的“現(xiàn)代化”
第六章 新五代導演:新中國電影的輝煌
第七章 第六代導演:中國電影新的可能
第八章 香港電影
第九章 臺灣電影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