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深邃,氣象氤氳,綿延悠久。中華文化是在中華的自然環(huán)境、經濟結構、價值取向、心理素質、宗教觀念、文字選擇以及眾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基礎上孕育涵養(yǎng)、成長發(fā)展起來的,是中華民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之源。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幾經興衰變化的嚴峻考驗,表現了極其頑強旺盛的生命力和無與倫比的延續(xù)性,使中華民族牢固地凝聚在一起,始終堅強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保持著一個偉大民族的生機與活力,文化精神熠熠生輝。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積累下來的智慧、感情、意志、能力的結晶。幾千年來,中華文化引導中華民族不斷發(fā)展前進,是中國人極寶貴的精神紐帶和思想資源。中華文化在今天更應當得到發(fā)揚光大,從傳統(tǒng)走向現代,從本土走向世界。中華文化經由傳承與創(chuàng)新,對未來中國和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必將產生無可估量的深刻影響。 “中華”一詞源遠流長,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稱謂,而且具有廣泛和深刻的內涵意義。據研究,“中華”一詞最初是從“中國”與“華夏”兩詞中各取一字復合而成?!爸小弊衷诩坠俏摹⒔鹞闹邢笮巫饕庵冈诓柯渖鐣藗兩瞄L弓箭打獵,又往往以習射或比箭法定水平高低,故這一象形字表示在旗幟上的節(jié)旄間掛上一供射擊的圓物,射中者稱“中”(音重,去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