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最初稱為“詩”,或“詩三百”。相傳孔子曾做過刪改整理工作,因而至漢朝儒學獨尊時,被尊稱為《詩經》。全書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作品,共三百零五首。其最后編定成書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的春秋時期?!霸姟弊畛醵际菢犯瑁拾礃氛{《詩經》可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風土之音,即各地民歌,包括周南、召南、邶、鄢、衛(wèi)、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這些詩大部分是民間樂歌,抒寫民眾的喜怒哀樂。雅,即“正”,指朝廷正樂,是西周王畿的樂調。雅又分為大雅和小雅。大雅三十一篇大部分是西周的作品,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其作者主要是上層貴族,多為歌頌始祖和先王的業(yè)績以及宴享活動等;小雅共七十四篇,多作于西周晚期,其作者既有上層貴族,也有下層貴族及地位卑微者,多怨刺之作。頌,即宗廟祭祀時演唱的祭歌,分為周、魯、商頌,共四十篇。作為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開創(chuàng)了婚愛、戰(zhàn)爭、燕饗等永恒主題?!对娊洝返牡谝黄蛾P雎》就是寫男子對女子的愛慕相思的?!鹅o女》、《子衿》、《出其東門》、《蒹葭》等篇對男女主人公的相思、執(zhí)著的愛戀情感表現(xiàn)得細膩真摯,纏綿感人;《柏舟》、《南山》等篇則反映主人公在外力干預下婚戀不自由的極端痛苦和強烈渴望;而《氓》、《谷風》、《綠衣》等作品則是在男女不平等的夫權社會里,女子婚后失寵乃至遭休棄的婚姻不幸的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