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樹,由挑逗人的嫩綠,逐漸變成了莊重的深綠,春在向夏漸漸的過渡。由這綠,忽然想到,人們的閱讀興趣,又何嘗不是如此,就如清宮系列,讀者的愛好由轟轟烈烈的戲說,轉到了引經據(jù)典的“正說”,與前者一樣,也贏得了一片的喝彩聲。不過,樹葉由嫩綠變?yōu)樯罹G,肯定的是還會變黃,變紅,變得什么都沒有……人的閱讀興趣,也會轉變,今天喜歡“正說”,明天是否又會喜歡“戲說”呢?回過頭來看“戲說”,有這么多熱情的讀者喜愛,它必定有許多值得人喜愛的東西;有不少人反對,于是用“正說”來矯正,它必定有許多值得人批判的內容。如何讓讀者知道戲說之內涵的合理與不合理的部分所在,讓今后可能出現(xiàn)的戲說拋棄它的夸張走調,對歷史的歪曲,應該是研究者在“戲說”風過了后所做的事。對歷史描繪的變形,“正說”已自覺地進行了對照糾正,而構成“戲說”內涵主要部分的逸事傳聞,這些讓讀“戲說”的人愛不釋手,津津樂道的內容是否有其來歷,似乎也應該作個交待。《戲說的本源》對清代的野史筆記做了一番梳理,選出了其中可喜可笑、可驚可駭?shù)牟糠?,薈集成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