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生物科學生物工藝學

生物工藝學

生物工藝學

定 價:¥28.00

作 者: 邱樹毅 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系列
標 簽: 生物工程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2048394 出版時間: 2009-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19 字數:  

內容簡介

  生物工藝學主要研究生物技術產品生產的工藝技術問題。本書以生物技術產品共性工藝技術為主線,探討生物技術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技術問題。其內容包括工業(yè)微生物菌種選育、制備與保藏,工業(yè)培養(yǎng)基及其設計,生物工藝過程中的無菌技術,生物反應動力學,發(fā)酵過程原理,生物反應器及生物工藝過程放大,生物反應過程參數檢測與控制,生物產品分離及純化技術,生物產品工藝學及應用。 本書為貴州省“生物工藝學”精品課程配套教材,相關配套課件可以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教學資源網(www.cipedu.com.cn)下載。 本書可作為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和生物科學專業(yè)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生物技術產業(yè)的生產、科研、管理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生物工藝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 緒論1
1.1 生物工藝學及其研究內容1
1.1.1 生物工藝學定義1
1.1.2 生物技術與相關學科的關系1
1.1.3 生物工藝學的特點1
1.1.4 生物反應的一般過程2
1.1.5 生物工藝學的研究內容3
1.2 生物技術發(fā)展簡史4
1.2.1 傳統經驗制造技術——天然發(fā)酵階段4
1.2.2 純種培養(yǎng)技術的成功——初級代謝產物生產階段4
1.2.3 攪拌技術的成熟——好氧培養(yǎng)階段4
1.2.4 基因重組技術的成熟——現代生物技術階段5
1.3 生物技術應用5
1.3.1 農業(yè)5
1.3.2 食品工業(yè)6
1.3.3 醫(yī)藥工業(yè)6
1.3.4 化學冶金工業(yè)6
1.3.5 能源工業(yè)7
1.3.6 環(huán)境保護7
2 工業(yè)微生物菌種選育、制備與保藏8
2.1 工業(yè)生產常用微生物菌種及特性8
2.1.1 細菌8
2.1.2 放線菌9
2.1.3 酵母菌10
2.1.4 霉菌11
2.2 工業(yè)微生物菌種選育13
2.2.1 自然育種13
2.2.2 誘變育種15
2.2.3 雜交育種17
2.2.4 基因工程育種20
2.3 工業(yè)微生物菌種制備23
2.3.1 優(yōu)良種子應具備的條件24
2.3.2 種子制備的過程24
2.3.3 種子質量的控制25
2.4 工業(yè)微生物菌種復壯與保藏29
2.4.1 工業(yè)微生物菌種復壯29
2.4.2 工業(yè)微生物菌種保藏30
3 工業(yè)培養(yǎng)基及其設計32
3.1 工業(yè)培養(yǎng)基的基本要求32
3.2 工業(yè)培養(yǎng)基的成分及來源32
3.2.1 碳源32
3.2.2 能源33
3.2.3 氮源33
3.2.4 無機鹽及微量元素33
3.2.5 生長調節(jié)物質34
3.2.6 水35
3.3 培養(yǎng)基類型35
3.3.1 制備培養(yǎng)基的基本原則35
3.3.2 培養(yǎng)基的種類及其應用37
3.4 培養(yǎng)基的設計原理與優(yōu)化方法40
3.4.1 培養(yǎng)基的設計原理40
3.4.2 培養(yǎng)基的優(yōu)化方法42
4 生物工藝過程中的無菌技術44
4.1 生物反應過程中無菌的要求44
4.2 工業(yè)常用無菌技術44
4.2.1 干熱滅菌44
4.2.2 濕熱滅菌44
4.2.3 射線滅菌45
4.2.4 化學藥劑滅菌45
4.2.5 過濾除菌45
4.3 培養(yǎng)基滅菌45
4.3.1 濕熱滅菌原理45
4.3.2 分批滅菌49
4.3.3 連續(xù)滅菌52
4.4 空氣除菌54
4.4.1 空氣除菌方法54
4.4.2 空氣除菌流程55
4.5 設備及管道滅菌58
5 生物反應動力學59
5.1 生物反應動力學概述59
5.1.1 菌體生長速率60
5.1.2 基質消耗速率61
5.1.3 代謝產物的生成速率62
5.2 生物反應過程的質量平衡和能量平衡64
5.2.1 質量平衡64
5.2.2 能量平衡65
5.3 微生物發(fā)酵動力學65
5.3.1 分批發(fā)酵66
5.3.2 連續(xù)發(fā)酵68
5.3.3 分批補料發(fā)酵70
6 發(fā)酵過程原理75
6.1 發(fā)酵方式75
6.1.1 分批發(fā)酵75
6.1.2 連續(xù)發(fā)酵77
6.1.3 分批補料發(fā)酵78
6.1.4 細胞的高密度發(fā)酵78
6.2 發(fā)酵過程的影響因素80
6.2.1 種子質量80
6.2.2 培養(yǎng)基81
6.2.3 滅菌情況82
6.2.4 溫度83
6.2.5 pH85
6.2.6 氧的供給89
6.2.7 二氧化碳和呼吸商97
6.2.8 基質濃度、補料對發(fā)酵的影響99
6.2.9 泡沫的形成及其對發(fā)酵的影響101
6.3 雜菌及噬菌體感染104
6.3.1 雜菌感染對發(fā)酵的影響及其防治104
6.3.2 噬菌體感染對發(fā)酵的影響及其防治106
6.4 發(fā)酵終點的判斷106
7 生物反應器及生物工藝過程放大108
7.1 生物反應器108
7.1.1 生物反應器的分類108
7.1.2 深層液態(tài)反應器109
7.1.3 固態(tài)發(fā)酵反應器111
7.2 實驗室試驗研究112
7.2.1 實驗室的生物反應器112
7.2.2 搖瓶試驗113
7.2.3 實驗室研究和試驗設計方法114
7.3 生物工藝過程放大115
7.3.1 實驗室搖瓶與發(fā)酵罐培養(yǎng)的差異115
7.3.2 發(fā)酵罐規(guī)模改變的影響116
7.3.3 生物工藝過程放大的方法117
8 生物反應過程參數檢測與控制120
8.1 生物反應過程參數120
8.2 生物反應過程參數檢測122
8.2.1 直接狀態(tài)參數檢測124
8.2.2 間接狀態(tài)參數檢測124
8.3 生物反應過程的自動控制126
8.3.1 基本自動控制系統126
8.3.2 發(fā)酵自控系統的硬件結構129
8.3.3 先進控制理論在發(fā)酵過程控制中的應用130
9 生物產品分離及純化技術132
9.1 概述132
9.1.1 生物分離過程的特點132
9.1.2 生物物質分離的一般步驟132
9.2 發(fā)酵液的預處理133
9.2.1 加熱134
9.2.2 凝聚和絮凝134
9.2.3 調節(jié)pH135
9.2.4 加入無機鹽類135
9.2.5 加入助濾劑135
9.3 生物物質固液分離技術136
9.3.1 發(fā)酵液的過濾分離136
9.3.2 發(fā)酵液的離心分離137
9.4 微生物細胞的破碎與分離140
9.4.1 機械法140
9.4.2 非機械法141
9.5 生物物質的分離與提取141
9.5.1 沉淀法141
9.5.2 吸附法142
9.5.3 離子交換法144
9.5.4 萃取法147
9.6 生物物質純化與精制技術154
9.6.1 色譜分離154
9.6.2 膜分離技術157
9.6.3 結晶技術160
9.6.4 生物產品的干燥162
10 生物產品工藝學及應用165
10.1 白酒生產工藝技術165
10.1.1 白酒及其分類165
10.1.2 白酒生產主要原輔料166
10.1.3 白酒生產中主要微生物167
10.1.4 白酒生產工藝168
10.1.5 白酒生產中的新技術182
10.2 啤酒生產工藝技術184
10.2.1 概述184
10.2.2 啤酒生產原輔料184
10.2.3 啤酒生產工藝186
10.2.4 啤酒生產中的新技術192
10.3 有機酸生產工藝技術193
10.3.1 檸檬酸生產工藝193
10.3.2 其他有機酸生產工藝195
10.4 抗生素生產工藝技術199
10.4.1 概述199
10.4.2 抗生素生產工藝過程202
10.5 生物質能源利用207
10.5.1 概述207
10.5.2 燃料乙醇210
10.5.3 生物柴油210
10.6 廢水處理211
10.6.1 概述211
10.6.2 活性污泥法212
10.6.3 好氧生物膜法215
10.6.4 厭氧消化——甲烷發(fā)酵216
10.6.5 光合細菌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219
參考文獻22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