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初部分留日學生組織的春柳社在日本東京成功演出《黑奴吁天錄》算起,中國現(xiàn)代話劇已經走過了整整100年,在這100年問,話劇在中國廣闊的土地上生根發(fā)芽,經歷了艱難、曲折的發(fā)展歷程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不僅誕生了曹禺、歐陽予倩、夏衍、田漢等偉大的話劇作家,而且涌現(xiàn)出了《雷雨》、《日出》、《上海屋檐下》、《茶館》等震撼人心的優(yōu)秀劇作。尤其是進入文學藝術的新時期以來,在眾多戲劇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國話劇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空間,人才輩出,戲劇舞臺上真正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喜人局面。與蓬勃開展的話劇活動相呼應,理論界對于百年中國話劇發(fā)展歷史的總結與檢討也日益展開,人們試圖通過梳理與回望,把握中國話劇在整整l00年的時間里跳動的脈搏,在總結經驗和教訓的同時,給未來留下可借鑒的啟示。這部《中國話劇藝術通史》便是這種背景下的成果之一。本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色:第一,本書盡可能地把最近二三十年學術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吸收進來,因而大大地彌補了過去的話劇史著在內容方面的不足。第二,把話劇作為綜合藝術的整體發(fā)展歷史給予描述和評估。第三,第一次把臺灣、香港和澳門的話劇發(fā)展史納入,使這部《中國話劇藝術通史》成為一部名副其實的中國話劇史。第四,這是一部基本上能夠反映中國話劇百年的中國話劇藝術通史。第五,與先行出版的《中國話劇百年圖史》(上下卷)可以相互配合參照,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