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讓我們理解時代的變化
緒論
第一章 社會轉型與文學觀念的嬗變
第一節(jié) 徘徊在“雅”與“俗”之間的“文壇個體戶
第二節(jié) 對海巖文學觀念的簡析
第二章 “大眾文化”生產機制中的王朔與海巖
第一節(jié) 出版機制的改革與《王朔文集》
第二節(jié) 王朔與中國電視劇的“本土化
第三節(jié) “海巖劇”與海巖小說的暢銷
第三章 從“主體”到“個人”的猶疑
第一節(jié) 被拯救的“個人”——對王朔言情類小說中“頑主”形象的分析
第二節(jié) 語言的烏托邦與商品化——對王朔戲謔類小說中語言的分析
第三節(jié) 《便衣警察》:“大眾文化”中的“主體”想象
第四章 大眾文化想象對國家與個人關系的重構
第一節(jié) 女警察的愛情:對一種敘事模式的考察
第二節(jié) 愛情悲劇與“個人”的凸顯
第三節(jié) “女兒”與“父親”:個人與國家關系的重構
第五章 大眾文化想象對“日常生活”的重構
第一節(jié) 新世紀以來海巖小說的敘事結構
第二節(jié) 孤絕的個人與欲望化的都市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都市中的疾病與金錢意識形態(tài)
第四節(jié) 中產階級空間的展示與對底層的新想象
第五節(jié) 性格決定命運的“神話
第六章 文學與商業(yè)的對立:知識分子關于“王朔現(xiàn)象”的論爭
第一節(jié) 劃分“雅”與“俗”的話語論爭
第二節(jié) “人文精神”論爭與知識分子內部的分層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