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導論
一 國際安全機制相關范疇探討
(一)國際機制
(二)國際機制、國際制度與國際組織
(三)國際安全機制
二 國際安全機制研究的意義和現(xiàn)狀
(一)研究的意義
(二)研究的現(xiàn)狀
三 國際安全機制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二)系統(tǒng)論的相關方法
(三)新制度主義的相關方法
第一章 國際安全機制的起源與構建
一 國家安全利益和國際安全機制
(一)國家安全利益的來源
(二)國家安全利益的內容
(三)國際安全機制與國家安全利益關系
二 國際政治權力和國際安全機制
(一)利益和國際政治權力
(二)國際政治權力的來源
(三)國際政治權力結構與安全機制
三 權力互動與制度博弈
(一)互動性權力與協(xié)作博弈
(二)多邊權力與協(xié)調博弈
(三)強制性權力與勸說博弈
(四)公開權力與保證博弈
第二章 國際安全機制的歷史演變
一 近代主權國家間國際安全機制的產生
(一)歐洲均勢
(二)歐洲協(xié)調
二 世界性國際安全機制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
(一)國際聯(lián)盟安全機制
(二)聯(lián)合國安全機制
三 冷戰(zhàn)時期其他國際安全機制的演變
(一)柏林機制
(二)北約和華約
(三)歐安會的綜合安全機制
(四)蘇美雙邊軍控安全機制
第三章 國際安全機制的基本類型
一 內向型安全機制和外向型安全機制
(一)內向型安全機制
(二)外向型安全機制
二 全球性安全機制、地區(qū)性安全機制和雙邊安全機制
(一)全球性安全機制
(二)地區(qū)性安全機制
(三)雙邊安全機制
三 地緣戰(zhàn)略領域安全機制和軍控領域安全機制
(一)地緣戰(zhàn)略領域安全機制
(二)軍控領域安全機制
四 基礎機制、遺留機制和變更機制
(一)基礎機制
(二)遺留機制
(三)變更機制
第四章 國際安全機制的合法性與有效性
一 國際安全機制嗨合法化問題
(一)國際安全機制的合法性
(二)國際安全機制合法化的基礎
(三)國際安全機制的合法化
二 國際安全機制的有效性分析
(一)國際安全機制合法性與有效性的關系
(二)國際安全機制有效性的解析
(三)國際安全機制有效性的相關影響因素
三 國際安全機制有效性與局限性
(一)國際安全機制有效性的背景假定
(二)國際安全機制局限性的各種表現(xiàn)
第五章 國際安全機制的自主成長
一 國際安全機制的慣性與變革
(一)國際安全機制變動的圖景框架
(二)國際安全機制變遷的模式
(三)慣性的阻因與變革的動力
二 國際安全機制的轉型與成長
(一)國際安全領域的權力轉移
(二)國際安全領域的問題轉移
(三)國際安全機制的范式轉移
三 國際安全機制的發(fā)展趨勢
(一)相互依存中加強的共同利益
(二)來自多樣安全威脅的外部強制力
(三)基本的共同理念和道義準則——新安全觀
(四)權力分配結構認同的博弈
第六章 國際安全機制的參與博弈
一 無政府狀態(tài)下的參與決策
(一)無政府狀態(tài)對參與決策的影響
(二)無政府狀態(tài)下參與的交易成本分析
(三)無政府狀態(tài)下參與需要整體性視野
二 利弊得失考量中的參與權衡
(一)參與的收益與成本分析
(二)參與互動中的動態(tài)權衡
三 多重安全機制下的參與選擇
(一)機制的復雜結構與參與選擇
(二)機制的復雜作用和參與調整
(三)磨合中塑造新的安全機制體系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