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緒論
一、相關概念的說明
二、爭論中的計劃經濟和社會主義
三、研究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起源的意義
第一章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制度性內涵
一、研究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制度性內涵的必要性
二、傳統(tǒng)社會主義改革時期關于計劃經濟認識的理論演進
三、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制度性內涵
第二章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歷史起源
第一節(jié) 20世紀初社會主義者關于計劃經濟的認識與“一戰(zhàn)”期間德國的戰(zhàn)時計劃經濟
一、20世紀初社會主義者關于計劃經濟的認識
二、德國工業(yè)化模式的歷史特點與“一戰(zhàn)”期間的戰(zhàn)時計劃經濟
三、“一戰(zhàn)”期間德國的戰(zhàn)時計劃經濟對列寧的影響
第二節(jié) 戰(zhàn)時共產主義計劃經濟:從理想到現(xiàn)實
一、戰(zhàn)時共產主義:概念的再認識
二、戰(zhàn)時共產主義計劃經濟的歷史內容
三、戰(zhàn)時共產主義計劃經濟中的理想和現(xiàn)實
第三節(jié) 列寧時期新經濟政策的內在矛盾和蘇聯(lián)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確立
一、列寧時期新經濟政策的三重內在矛盾
二、“一國建成社會主義”理論與蘇聯(lián)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確立的歷史前提
三、布哈林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建構與蘇聯(lián)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確立
第四節(jié) 通往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中國道路
一、20世紀40年代中期的新民主主義政治經濟學說與關于戰(zhàn)后中國市場化道路的理論設想
二、20世紀40年代后期的新民主主義政治經濟學說與新民主主義計劃經濟觀的形成
三、新民主主義計劃經濟的內在矛盾和中國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確立
第三章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理論起源
第一節(jié) 《蘇聯(lián)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理論解構
一、計劃規(guī)律和社會主義經濟規(guī)律
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中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
三、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中的國家理論
四、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中的擴大再生產理論
第二節(jié) “資本主義危機”理論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一、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實踐中的意識形態(tài)
二、十月革命后列寧、布哈林、康德拉季耶夫對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認識
三、十月革命后托洛茨基、瓦爾加、斯大林對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認識
四、“資本主義危機”理論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第三節(jié) 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變遷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一、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視域中的國家和社會主義
二、20世紀初關于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認識分歧
三、十月革命后俄共國家理論的發(fā)展
四、斯大林的國家理論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第四節(jié) 馬克思主義再生產理論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一、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及其意義
二、列寧關于生產資料比消費資料優(yōu)先增長的理論及十月革命后蘇聯(lián)關于社會主義再生產的理論探索
三、斯大林對馬克思主義再生產理論的理解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第五節(jié) 中國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理論的特點
一、對蘇聯(lián)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理論的學習
二、中國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理論中的反教條主義特點
三、中國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理論中的“泛政治主義”特點
第四章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衰落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
第一節(jié)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衰落
一、生產和消費的沖突
二、政治和經濟的沖突
三、理論和現(xiàn)實的沖突
四、官僚理性和歷史理性的沖突
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與傳統(tǒng)社會主義改革道路的結構性特征
一、傳統(tǒng)社會主義改革道路的結構性特征
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和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失敗
第三節(jié) 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道路與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解構
一、當代中國改革的制度背景
二、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道路的形成
三、傳統(tǒng)社會主義改革的結構性特征與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
結論 歷史和理論再認識下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