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道家鼻祖,也是我國第一個有完整思想體系的哲學家。《老子》(唐玄宗時稱《道德經》)是道家群經之首,又是我國第一部有完整體系的哲學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yōu)美而又博大精深的哲理詩。老子首次將無名實有,自然永恒,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道確定為萬物的本原和本體,提出了中國古代哲學本體論的最高范疇,把有意志有人格的上帝驅出了萬物本原的領地;第一次明確指出“返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有無相生”“匣也”,將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確定為永恒普遍的自然規(guī)律,深刻地闡發(fā)了天人合一的哲理,提出了道家“善利萬物”而“不爭”的人生價值觀和守柔用弱,“無為而無不為”的方法論;第一次明確提出了“以百姓之心為心”的民本思想,系統(tǒng)地闡述了無為而治的政治觀。他還以自己的道論為基礎,對自然、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養(yǎng)生等領域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提出了精辟而獨到的見解。老子被稱為中國古典哲學的奠基人當之無愧。他的哲學思想不愧為一座博大精深的智慧寶庫。江澤民同志在一九九四年六月參觀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子雕像時指出:“要多宣傳老子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要把民族文化的精粹整理好,宣傳好?!崩^承和開發(fā)老子的哲學思想,對我們牢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開發(fā)智力,修身處事,做好工作,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