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彥,1933年1月(壬申)生于寧波市西郊河姆渡鄉(xiāng)潘村。1948年畢業(yè)于慈城(時為慈溪縣治所在地)之北城小學,同年考入慈溪縣立簡易師范,就讀僅三個月,終因家境清貧,輟學就業(yè)。1949年1月,進入上?!抑兴庝伄攲W徒。1951年起,利用工余時間自學初高中課程,于1954年秋,以同等學力考入上海交通大學電力系工企自動化專、業(yè)(五年制)。1959年被派到江西省地質局,旋分配到贛州江西她質學院任教“礦山電工學”,后兼教“坑道支檜”。1961年編寫成礦山、地質、冶金系統(tǒng)適用之《工程力學》講義,被中南五省高校評為通用教材。1962年,國家實行調整政策,不少工礦關停并轉,作者因家庭分居申請調回江南,被派到嘉興市王店中學,執(zhí)教高中物理。1979年調入嘉興師范教授大學物理,1983年調回上海,進入大同學院執(zhí)教“大學物理學”和“工程力學”,直至退休。 1957年春,作者師從藝術家豐子愷氏,請益古典文學,得到豐氏親切關懷,周詳指導,于是利用課余時間,努力自學,及至參加工作,仍不舍追求,鉆研古文。1984年起,受聘兼任上海佛學院文學教席,1990年起被上海佛學院聘為研究班古文化教授,講授“佛教與傳統(tǒng)文化”,至1994年退休。 已出版著作有:《豐子愷先生年表》,1979年明香港時代圖書公司出版;《豐子愷傳》(與豐一吟等合著),1983年2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稍后,臺灣蘭亭書店發(fā)行繁體字版;《留云十方》影集著文,2008年明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出版。自1980年起,作者經常在國內外報刊上發(fā)表文章,其中有相當數(shù)量論文。 現(xiàn)為中國豐子愷研究會會員,上海市佛教協(xié)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