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摹仿什么?表現什么?——兼論中西藝術與美學的比較研究 孫惠柱
藝術理論層次說 王邦雄
論藝術學的邏輯起點 朱國慶
“欲采花不自由”——也談藝術主體性 沈煒元
論審美超越的人格準備 沈煒元
論類型理論在西方的美學淵源——柏拉圖隱含不顯的“第三者”思想解讀 楊劍明
論藝術正義——以社會正義、宗教正義和藝術正義為語境的研究 王云
生命存在的宗教和藝術解讀 吳愛麗
人本藝術學提綱 藍凡
中編
中國藝術虛實論 葉長海
試論中國傳統藝術理論的人格本位 朱國慶
消極補償:中國特色的藝術觀念和藝術實踐 王云
從道法自然到妙造自然——論老子思想對中國美學的影響 黃意明
《荀子·樂論》與《禮記·樂記》思想比較 黃意明
石濤畫語錄心解 葉長海
信息時代的圖像 王邦雄
論陳鈞德寫意油畫 戴平
試說兩種“戲劇性” 李偉
兩種“綜合”,兩種藝術命運 李偉
下編
構建學習型社會和藝術教育的拓展 戴平
藝術教育、藝術審美與理想人格的培養(yǎng) 葛朗
構筑藝術拔尖人才脫穎而出的培養(yǎng)鏈——關于“教學、創(chuàng)作、展演”三位一體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思考 葛朗
戲劇在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 孫惠柱
中國藝術院校藝術管理專業(yè)教學模式研究 宮寶榮
藝術管理的專業(yè)屬性及其他 宮寶榮
美國高等藝術教育模式初探——YALE和TISCH的啟示 吳愛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