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在杰羅姆·桑斯上任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館長之后不久,他就開始醞釀這樣一本訪談錄。它既是對桑斯先生過去二十多年的策展生涯中,同全世界數百位藝術家所進行的訪談的延續(xù),也預示著他和中國當代藝術的關系進入新的階段。桑斯同中國當代藝術結緣可以追溯到20年前。20年來,我同許多常駐法國的中國藝術家譬如黃永砅、王度和陳箴,都建立起了深厚了感情。他們一起工作、討論藝術和慶祝新年,并成為桑斯最可愛的朋友圈子之一,也開啟了他對中國當代藝術的興趣和熱忱。所以當得知自己將在中國、在今天的北京真正地介入中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之時,他自然是滿懷熱情和干勁。桑斯將這本訪談視為我在中國藝術界工作的起點。從2008年的春天到冬天,桑斯利用工作間隙奔波于中國藝術家的工作室之間,觀察他們的工作狀態(tài)和創(chuàng)作動向,并通過訪談了解他們的看法,提出他的問題。這32位藝術家都是對當下中國當代藝術發(fā)展很有影響力的人物,而這些對話則可視為他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探究,和藝術家對他們自身創(chuàng)作的梳理。這本書的中英文版本分別由北京三聯書店和東八時區(qū)書店出版和發(fā)行。對中國讀者而言,他們有機會繞開晦澀的語言,而直接面對藝術家的本色,讓當代藝術這個對中國人來說多少有些匪夷所思的詞語,能勾勒出現實而可愛的輪廓。而對外國讀者而言,他們也終于可以透過一個工作于中國的西方策展人的視角,接觸到鮮活的中國藝術家個體,傾聽他們真實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經歷。中英文版用同樣的內容和不同的語言,向中國和世界傳遞出中國藝術家強有力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