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人工智能多中樞自協調擬人腦研究及應用

多中樞自協調擬人腦研究及應用

多中樞自協調擬人腦研究及應用

定 價:¥35.00

作 者: 韓力群,涂序彥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智能科學技術著作叢書
標 簽: 人工智能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244987 出版時間: 2009-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155 字數:  

內容簡介

  《多中樞自協調擬人腦研究及應用》在國內外關于腦模型與智能機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在腦科學、神經科學等新進展、新成果的啟發(fā)下,從生物控制論和大系統(tǒng)控制論的觀點出發(fā),應用大系統(tǒng)結構分析方法,對人腦的全局腦結構、整體腦功能進行體系結構分析,突出信息處理的智能特性,淡化信息處理的生理特性,從而提出模擬人腦結構和功能的“多中樞自協調擬人腦”的總體方案。提出用感知中樞、思維中樞和行為中樞實現擬人的感知智能、思維智能和行為智能,并給出三種中樞的建模、調控與實現方案。采用大系統(tǒng)協調控制方法實現人工左右腦自協調以及多中樞的自協調,并給出擬人腦思維中樞和人工胼胝體的左右腦協調方案與實現技術.同時在此基礎上介紹了“多中樞自協調擬人腦”研究成果在烤煙煙葉分級、軟件人情感控制模型、農業(yè)機械視覺導航等系統(tǒng)中的應用?!抖嘀袠凶詤f調擬人腦研究及應用》可供從事智能科學與技術、信息科學、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器入學等研究領域的研究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研究生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韓力群,1953年生于北京市,工學博士,北京市優(yōu)秀教師,博士生導師,北京工商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1992-1993年公派赴英訪問學者,2002-2008年任北京工商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長期從事人工神經網絡理論及應用、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tǒng)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輕工業(yè)、化學工業(yè)、農業(yè)、交通工業(yè)及航天工業(yè)等領域的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與智能決策等各類科研項目20余項。發(fā)表論文126篇,獨著與合著著作10部;獲國家發(fā)明專利4項。目前擔任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仿真應用分會副理事長,中國系統(tǒng)仿真學會生命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涂序彥,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榮譽理事長、學術指導委員會主席,北京市人工智能學會名譽理事長,“擬人系統(tǒng)”國際學術會議主席。曾任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軟件行業(yè)協會常務理事,全球華人智能控制與智能自動化大會主席、世界專家系統(tǒng)大會(遠東區(qū))主席.兼任中國軍事科學院特邀研究員,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tǒng)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等.涂序彥教授創(chuàng)立多變量協調控制理論,最經濟控制理論;倡導人體控制論、大系統(tǒng)控制論新學科,開拓人工智能、專家系統(tǒng)、智能控制、智能管理,以及人工生命新方法、新技術.出版學術論著多部,發(fā)表學術論文三百多篇。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本書作者關于擬腦的研究工作基礎
1.1.2 人工神經網絡領域關于擬腦的研究
1.1.3 人工智能領域的“擬腦”研究
1.1.4 模式識別領域的擬腦研究
1.1.5 生物控制論的擬腦研究
1.1.6 大系統(tǒng)控制論的擬腦研究
1.1.7 人工情感領域的擬腦研究
1.1.8 人工生命領域的擬腦研究
1.1.9 軟件人的擬腦研究
1.1.1 0認知心理學領域的擬腦研究
1.2 擬腦的概念模型
1.3 擬腦的種類圖譜
1.4 擬腦的科學意義與應用價值
1.4.1 擬腦的科學意義
1.4.2 擬腦的應用價值
1.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腦原型與“識腦”研究
2.1 腦科學發(fā)展現狀
2.1.1 腦科學發(fā)展概述
2.1.2 腦科學研究的科學問題
2.1.3 腦科學主要研究成果
2.1.4 腦科學對腦高級功能的研究
2.2 人腦的形態(tài)與功能
2.2.1 人體神經系統(tǒng)概述
2.2.2 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形態(tài)與功能
2.3 基于腦功能成像方法的“識腦”研究
2.3.1 腦功能成像技術
2.3.2 腦功能成像研究
2.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多中樞自協調擬腦研究的總體方案
3.1 擬腦智能系統(tǒng)構建方案
3.2 高級中樞神經系統(tǒng)體系結構
3.3 多中樞自協調擬腦智能系統(tǒng)研究內容
3.3.1 擬腦智能系統(tǒng)的智能中樞
3.3.2 擬腦智能系統(tǒng)的協調機制
3.4 多中樞自協調擬腦智能系統(tǒng)研究方案
3.4.1 智能信息處理中樞的建模方案
3.4.2 調控機制的建模方案
3.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多中樞自協調擬人腦系統(tǒng)的感覺中樞
4.1 感覺系統(tǒng)機制與建模
4.2 視覺信息處理系統(tǒng)模型研究
4.2.1 計算機視覺研究現狀
4.2.2 視覺系統(tǒng)模型研究
4.3 視覺信息處理系統(tǒng)技術實現研究
4.3.1 基于神經網絡集成的視網膜模型與算法
4.3.2 基于神經網絡集成的中繼視覺信息處理模型與算法
4.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多中樞自協調擬人腦系統(tǒng)的思維中樞
5.1 思維中樞的人腦原型研究
5.1.1 大腦皮層分區(qū)與功能定位
5.1.2 左右大腦的分工協作
5.2 思維中樞的建模方案
5.2.1 擬右腦系統(tǒng)建模方案
5.2.2 擬左腦系統(tǒng)建模方案
5.2.3 人工胼胝體的建模方案
5.3 擬右腦模型及算法
5.3.1 皮層信息處理的主要特點
5.3.2 模式識別網絡模型及算法
5.3.3 聯想記憶網絡模型與算法
5.4 擬左腦模型及技術實現
5.4.1 知識表示模型
5.4.2 模糊推理機
5.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多中樞自協調擬人腦系統(tǒng)的行為中樞
6.1 運動神經系統(tǒng)的調控功能
6.2 行為中樞的模型研究
6.3 行為中樞的實現技術
6.3.1 基于神經網絡的小腦模型
6.3.2 基于嵌入式系統(tǒng)的腦干模型
6.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多中樞自協調擬人腦系統(tǒng)的自協調機制研究
7.1 人腦神經系統(tǒng)協調機制的特點
7.2 大系統(tǒng)控制論的協調策略
7.2.1 多變量協調控制
7.2.2 大系統(tǒng)協調控制
7.3 擬人腦智能系統(tǒng)的多中樞自協調
7.3.1 多中樞遞階協調
7.3.2 多中樞分散協調
7.4 擬人腦智能系統(tǒng)的左右腦自協調
7.4.1 人工胼胝體的綜合信息庫及其智能管理系統(tǒng)
7.4.2 人工胼胝體的左右腦信息推拉交換技術
7.4.3 人工胼胝體的多模式數據接口技術
7.4.4 人工胼胝體的左右腦協調實現技術
7.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多中樞自協調擬人腦系統(tǒng)的應用研究
8.1 MCSCAB在烤煙煙葉智能分級系統(tǒng)設計中的應用
8.1.1 烤煙煙葉計算機分級研究概況
8.1.2 基于MCSCAB的煙葉分級系統(tǒng)總體方案設計
8.1.3 基于感覺中樞的烤煙煙葉外觀質量檢測系統(tǒng)設計
8.1.4 基于思維中樞的烤煙煙葉分組分級系統(tǒng)設計
8.1.5 基于行為中樞的烤煙煙葉圖像自動采集系統(tǒng)設計
8.1.6 與同類系統(tǒng)的對比分析
8.2 MCSCAB在軟件人建模中的應用
8.2.1 軟件人的情感控制
8.2.2 基于MCSCAB的軟件人情感控制模型
8.3 MCSCAB在農業(yè)機械視覺導航系統(tǒng)研究中的應用
8.3.1 基于MCSCAZB的農業(yè)機械視覺自主導航系統(tǒng)研究內容
8.3.2 基于MCSCAZB的農業(yè)機械視覺自主導航系統(tǒng)研究方案
8.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研究展望:擬腦學
9.1 擬腦學的科學目標
9.2 擬腦學的研究對象
9.3 擬腦學的研究內容
9.4 擬腦學的學科分支
9.5 擬腦學的研究方法
9.6 擬腦學的實現技術
9.7 擬腦學的科學意義
9.8 擬腦學的應用前景
9.9 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