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姓莊,名周,生年約在公元前三七○年至前二八○年之間。那是個動蕩不安、戰(zhàn)亂頻仍的戰(zhàn)國時代,也是傳統(tǒng)秩序與價值系統(tǒng)面臨崩解與重建的危機開頭。莊子在深度煩惱中,洞察了人生智慧?!暗馈笔蔷烤拐鎸崳钪嫒f物(當然連人在內)是源之于道,又將回歸于道的。因此,由“道”的觀點看待人生,只會有覺悟的喜悅,而不會有情緒的波動了。莊子可以活在當下,也十分珍惜他所擁有的一切——在物質上極度窮困,并不妨礙他在心靈中無比充實。就從這種體認出發(fā),《聽傅老師講》分為四輯:一、“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從魚的快樂到庖丁解牛,無不彰顯萬物相通的理趣。二、“提升人生的修養(yǎng)境界”,從果若木雞到鼓盆而歌,其間亦有循序漸進的不同階段。三、“怡然自得的處世哲學”,從黏蟬老人到得意忘言,每一則故事都發(fā)人深省。四、“凌忽世俗的標桿之外”,從誰是美女到大鵬南飛,展現(xiàn)了心靈的超升潛力。合而言之,這就是逍遙自在的人生。即使無法立刻體認這樣的意境,也可以在閱讀每一則短文時發(fā)出會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