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病基礎知識
一、觀賞魚病發(fā)生的規(guī)律
二、觀賞魚病發(fā)生的原因
1 致病生物
2 自身因素
3 環(huán)境條件
4 人為因素
三、觀賞魚病的檢查
1 根據疾病的特點快速判斷
2 根據疾病的地區(qū)特點判斷
3 根據疾病發(fā)生的季節(jié)特點判斷
4 根據魚體的癥狀判斷
5 根據患病魚的種類和規(guī)格判斷
四、觀賞魚病
1 現場調查
2 魚體檢查
五、觀賞魚生病的異常表現
1 行為的異常表現
2 體色的異常表現
3 其他異常表現
觀賞魚病防治原則與措施
一、觀賞魚生病的防病原則
1 防重于治、防治兼施
2 強化飼養(yǎng)管理、控制疾病傳播
3 對癥下、按需治療
4 了解藥物性能、科學用藥
5 按規(guī)定的療程和劑量用藥
6 用藥前進行小范圍藥物試驗
7 觀察療效、總結經驗
二、觀賞魚病的預防措施
1 改善養(yǎng)殖環(huán)境
2 改善水源及用水系統
3 做好池塘清淤和容器消毒
4 嚴格魚體檢疫
5 建立隔離制度
6 苗種消毒
7 工具消毒
8 餌料消毒
9 食場消毒
10 藥物預防
11 保持養(yǎng)殖環(huán)境衛(wèi)生
12 建立信息預報體系
13 合理放養(yǎng)
14 保證充足的溶氧量
15不濫用藥物
16 適時適量使用水環(huán)境保護劑
17 選育抗病力強的種類
18 培育和放養(yǎng)健壯苗種
19 加強免疫防治工作
20 投喂優(yōu)質餌料
21 四定四看投餌技術
22 加強管理
23 降低應激反應
三、觀賞魚減少疾病的重要措施
1 餌料及投喂
2 清污與整理
3 水質調控
4 控制光照
5 調節(jié)水溫
6 及時清潔箱體、清洗底沙
7 及時清理過濾器等設備
8 水族箱的健康檢查
四、觀賞魚病的治療原則與方法
1 觀賞魚病的治療原則
2 觀賞魚病常用的治療方法
常見觀賞魚病防治
一、病毒性疾病
1 鯉春病毒病
2 痘瘡病
3 出血病
4 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
5 淋巴囊腫病
二、細菌性疾病
1 鏈球菌病
2 潰瘍病
3 肝臟腫大壞死病
4 癤瘡病
5 白皮病
6 愛德華氏病
7 豎鱗病
8 皮膚發(fā)炎充血病
9 黏細菌性白頭白嘴病
10 打印病
11 赤皮病
12 腸炎
13 蛀鰭爛尾病
14 水痘病
15 穿孔病
16 爛鰭病
17 白內障病
18 細菌性爛鰓病
19 細菌性敗血癥
20 鯉白云病
21 黑死病
22 黑點病
三、真菌性疾病
1 打粉病
2 水霉病
四、體內寄生蟲疾病
1 淡水小瓜蟲病
2 海水小瓜蟲病
3 斜管蟲病
4 四鉤蟲病
5 車輪蟲病
6 錐體蟲病
7 隱鞭蟲病
8 魚波豆蟲病
9 黏孢子蟲病
10 單極蟲病
11 絳蟲病
12 碘泡蟲病
13 血居吸蟲病
14 復口吸蟲病
15 眼球出血癥
16 原生動物性爛鰓病
17 指環(huán)蟲病
18 三代蟲病
19 毛細線蟲病
20 嗜子宮線蟲病
五、體表寄生蟲疾病
1 中華鳋病
2 錨頭鳋病
3 新鳋病
4 鲺病
5 魚蛭病
6 鉤介幼蟲病
六、非傳染性疾病
1 感冒和凍傷
2 浮頭
3 中暑與悶缸
4 氣泡病
5 機械損傷
6 胡椒病
7 意外中毒
8 有害物質致病
9 眼球突出病
10 眼球下垂癥
11 蒙眼病
七、營養(yǎng)性疾病
1 營養(yǎng)缺乏癥
2 魚膘失調病
3 消化不良
4 厭食癥
5 背脊瘦弱病
6 萎癟病
7 跑馬病
8 彎體病
9 脂肪過多
10 翻鰓癥
11 肛門腫脹
12 腹水病
13 水腫病
14 咬尾病
15 魚鱗蛀蝕
八、敵害
1 甲蟲
2 龍蝦
3 水斧
4 水螅
5 水蜈蚣
6 劍水蚤
7 紅娘華
8 水鱉蟲
9 松藻蟲
10 水網藻
11 青泥苔
12 小三毛金藻
13 兇猛魚類的吞食
14 其他敵害的吞食
九、綜合病癥的預防和處理
1 親魚死亡的原因及處理
2 觀賞魚體色變淡的原因及處理
3 觀賞魚色彩強化培育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