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人民來說,2008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也可以說是大喜大悲的一年。在這一年中,中國實現(xiàn)了百年奧運夢想,成功地舉辦了一屆空前盛大的奧運會,并取得了金牌總數(shù)第一的驕人戰(zhàn)績,奧運精神與民族精神完美地在賽場上融合,充分彰顯了一個泱泱大國的實力與風貌;這一年,中國人民又經歷了一次次的磨難與考驗,從年初的南方冰雪肆虐,到震撼了全球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華民族在危難中愈加挺直了自己的脊梁,民族的精神將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凝聚在一起。歷史早已證明,龍的傳人從來不會被災難征服,中華民族必將在風雨中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因此,這一年不但可以永載史冊,而且開創(chuàng)了歷史的新篇章。具體到我們的《中國腫瘤臨床年鑒》(以下簡稱《年鑒》),2008年同樣也是掀開“新的一頁”的年頭。自創(chuàng)刊以來首次將編輯部由南京遷回北京。達到了直接管理的目的。同時,為編輯部選調了相對年富力強、精通醫(yī)學編輯工作的人員參加編輯部的重要工作。為《年鑒》今后的發(fā)展與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卷《年鑒》是創(chuàng)刊以來的第16卷,也是我自2003卷起負責《年鑒》工作以來的第6本。這些年來,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作者和編輯人員的努力,以及廣大讀者的厚愛下,《年鑒》在宣傳報道我國醫(yī)學界在腫瘤臨床診治工作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和進展、動態(tài)和大事,以及國內腫瘤專業(yè)領域的信息、發(fā)展趨勢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年鑒》的編纂工作得到了全國腫瘤界同仁的鼎力支持。我們的作者,上至年逾古稀的院士、資深教授,他們雖年事已高,依然筆耕不輟,引領著全國腫瘤界的晚生們,在攻克癌魔的道路上前行;下至未及而立之年的后起之秀,使我們欣慰地看到腫瘤防治事業(yè)后繼有人,而且“后生可畏”。尤其是有一批中青年專家學者,帶領著本單位的科研團隊,不斷創(chuàng)新,連續(xù)數(shù)年在《年鑒》上發(fā)表他們的最新成果,值得欽佩。“眾人拾柴火焰高”,正是在大家的呵護下, 《年鑒》得以走到今天、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