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識讀物法律與道德中的責任

法律與道德中的責任

法律與道德中的責任

定 價:¥30.00

作 者: (澳)凱恩 著,羅杰華 譯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出版社
叢編項: 公法名著譯叢
標 簽: 法理學

ISBN: 9787100057837 出版時間: 2008-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45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在《民事侵權法解析》一書里,我提出用個人責任的理念和原則的概念來了解民事侵權。西蒙·迪金和巴茲爾·馬克森尼斯在論及這本書時寫道,雖然課責險和替帶課責的發(fā)展意味著個人很少支付侵權賠償,人們?nèi)匀豢梢钥吹角謾嗦蓭熢敢庖玫赖乱?guī)則來證明侵權法律的規(guī)則(《民事侵權法》第四版(牛津,1999),第6頁)。在這本書里,我更詳細地探討了法律與道德之間的關系。我在這個過程中也仔細考慮了法律推理與道德推理之間的關系,以及作為學科的哲學與法律之間的關系。在討論替代課責的性質(zhì)以及法律課責險對侵權法和侵權體系的影響時,我簡單地假定以個人責任來審視侵權法(以及刑法、合同法、行政法等等)是有益的,更能夠揭示一些非常復雜的法律和社會機制的真相。我必然要拒絕隱含在迪金和馬克森尼斯的注解里的觀點,即“管制非個人的法律實體或者無辜的缺席者可能遭受的法律課責”的法律規(guī)則不具備“道德”的意義。我的關于法律的道德性的最初假設是否能夠幸免于迪金和馬克森尼斯的懷疑主義,讀者必須自己作出判斷?!”緯鴱囊粋€獨特的法律的角度來闡述責任。主要探討了責任與法律課責之間的區(qū)別以及法律與道德之間的區(qū)別兩個問題。因此,作者的基本關注點所在乃是一個與受到制裁的觀念緊密相關(但又有所區(qū)別)的責任概念?!斗膳c道德中的責任》是一本法律著作,但不是哲學著作。雖然它不對法律的任何特定領域或任何法域的法律做詳盡闡述,但它涉及的是法律的一些特定領域(責任理念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及實存法律制度中的特定法律。它不是關于一般意義上的法律和法律制度,或者是“法律的理念”,甚或是“法律責任的理念”。

作者簡介

暫缺《法律與道德中的責任》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道德與法律責任
  1.1 內(nèi)容說明
  1.2 法律與道德的制度
  1.3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1.4 道德推理與法律推理
  1.5 總結
  
  第二章 責任的性質(zhì)和功能
  2.1 責任的種類
  2.2 責任和制裁
  2.3 責任、證據(jù)和證明
  2.4 作為人際現(xiàn)象的責任
  2.5 責任實踐的功能
  2.6 責任、課責和法律的功能
  2.7 結論
  
  第三章 責任和應責性(culpability)
  3.1 責任、課責和應責性
  3.2 責任和運氣
  3.3 法律課責的標準
  3.4 基于過錯的嚴格課責的發(fā)生率
  3.5 責任的法律標準的性質(zhì)和功能
  3.6 責任、過錯和應責性
  3.7 總結
  
  第四章 責任和因果關系
  4.1 因果關系、結果(consequences)和后果(outcomes)
  4.2 法律中因果關系的性質(zhì)
  4.3 事實因果關系
  4.4 歸屬的(attributive)因果關系
  4.5 法律和道德中的因果關系
  4.6 結論
  
  第五章 責任和人格
  5.1 人格和責任的三個問題
  5.2 處理人格與責任之間關系的進路
  5.3 法律人格與法人
  5.4 團體責任的法律原則
  5.5 團體責任和勞動分工
  5.6 團體責任的范圍和功能
  5.7 團體的法律與道德責任
  5.8 修正的人文主義進路
  5.9 分裂的精神(Divided Minds)
  5.10 共同責任(Shared Responsibility)
  5.11 總結
  
  第六章 責任的基礎和范圍
  6.1 基本論點和內(nèi)容說明
  6.2 責任、被保護的利益及法律的功能
  6.3 責任、分配正義和法律的功能
  6.4 受保護的利益、禁止的行為及分配正義
  6.5 法律責任的基礎
  6.6 法律責任的范圍
  6.7 結論
  
  
  第七章 實現(xiàn)責任
  7.1 “書中的法律”和“行動中的法律”
  7.2 和解
  7.3 選擇性的執(zhí)行
  7.4 法律責任的分擔
  7.5 結論
  
  第八章 公法的責任
  8.1 公法的范式
  8.2 公法的制度框架
  8.3 公法的范圍
  8.4 公法責任的基礎
  8.5 公法責任的界限
  8.6 公法責任與“臟手的問題(the problem of dirty hands)”
  8.7 結論
  第九章 思考責任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