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當懷舊成為一個現代社會問題
第一章 何為懷舊
一、詞源考證
二、意義沿革
三、不言而喻的“傾向性”
四、集體記憶與社會懷舊
五、懷舊情結的審美內核
第二章 現代懷舊的理論譜系
一、盧梭:回歸人類的善本性
二、席勒:游戲與審美
三、浪漫主義:為著過去愛上過去
四、黑格爾:對現代性的自識與反思
五、海德格爾:詩意棲居的本真性
六、斯賓格勒:都市之根與現代人的兩棲性
七、本雅明:碎片化生存中的自我認同
第三章 現代文化的轉型
一、作為問題情境的現代性沖突
二、現代性問題的本土化
第四章 中國情境下的文化保守主義與懷舊思潮
一、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古今中西之爭
二、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啟蒙的兩面性
三、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世紀末的失落與回望
第五章 現代性的總體后果
一、生存背景:斷裂的命運
二、生存依據:本真性的消解
三、生存意識:速度對人的控制
四、生存經驗:距離產生美
五、生存狀態(tài):修復碎片
第六章 現代懷舊的藝術形態(tài)
一、樸素回歸型
二、游移反思型
三、永恒認同型
第七章 懷舊與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一、視覺時代的懷舊消費
二、通向一種文化詩學
結語:反思懷舊的合法性與有效性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中文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