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上篇
導言
一、歷史與現(xiàn)實的困境
二、研究的現(xiàn)狀
三、本書的問題、方法及結構
第一章 法律如何有效以及正當:改造或適應
一、社會現(xiàn)實與法律困境:中西的沖突?
二、中西還是古今:在特殊與普遍之間?
三、西方法律之于中國何以是正當?shù)摹脑旎蜻m應?
四、民族心理、個人獨立人格與社會進化?
第二章 個人或社會:如何遠離中國?
一、個人與社會何以成為問題?
二、社會本位如此值得青睞?
三、個人或權利本位構成威脅嗎?
四、個人與社會:中西以此判然分別?——我們需要如何重新思考
第三章 在習慣與價值訴求之間:事實與價值的對抗?
一、習慣在法律中的地位
二、習慣何以對抗價值?
三、法律的內容及其如何正當
四、意見何以分歧
第四章 禮治、德治與法治:基礎和目標
一、法治、德治關乎道德?
二、法治、德治關乎歷史與現(xiàn)實?
三、法治如何實現(xiàn)?
四、法治何以正當?
第五章 現(xiàn)代法律完成的希望:學說與實務的擔當
一、陷于西方知識中的法學研究
二、在概念法學與社會之間
三、中國司法實務的困境與任務
四、一種尷尬的期待
結語
下篇
一、道德抑或信仰:面對政治行動的法律理論——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與中國固有文化》疏解之
二、作為手段或目標的治理:德治、禮治與法治——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與中國固有文化》疏解之二
三、中西之爭向古今之爭的轉變——蔡樞衡的法學理論之解讀
參考文獻
后記
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