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大家庭”到“洋學堂”
1.清廉正氣的家傳
2.大家庭里的長兄
3.“官僚”家庭的平民生活
4.嚴厲的啟蒙教育
5.從“私塾”到“洋學堂”
二、南洋公學的“優(yōu)行生”
1.求學南洋公學
2.萌發(fā)文史興趣
3.扎實國學功底
4.奠定英語基礎
5.經濟困境中的“優(yōu)行生”
三、“思吾敬愛之校風”
1.拳拳愛校心
2.直擊考試制度之弊
3.為人、問學與交友
4.母校二十周年紀念之感想
四、散去的工程師夢想
1.遠生和“北京通訊”的魅力
2.梁啟超和《新民叢報》的影響
3.深受歡迎的家庭教師
4.叩開圣約翰的大門
五、“五四”浪潮中的奮斗青年
1.青年之奮斗,國家之希望
2.與封建專制主義決裂
3.大力提倡發(fā)展教育和科技
4.與圣約翰的臨別贈言
六、“曲線”就業(yè)之路
1.黃炎培慧眼識才
2.潛心職業(yè)教育的研究
3.職教社的職業(yè)指導運動
4.中華職業(yè)學校的英文教師
5.《時事新報》的秘書主任
七、小家庭的美好開端
1.初次婚姻的曲折經歷
2.與沈粹縝喜結良緣
3.沈粹縝的關愛與照料
4.孩子的出世
5.和煦溫暖的小家庭
八、海上新《生活》
1.煥然一新的《生活》周刊
2.趣味性與價值性的契合
3.全心全意為人民大眾服務
4.徐伯昕的鼎力相助
5.編輯和作者隊伍的建設
九、關注社會和政治問題
1.宣傳孫中山的生平和思想
2.介紹印度民族英雄甘地
3.婦女的地位和教育改革
4.關于民族復興的三大工作
十、為中西文化交流努力
1.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2.編譯《革命文豪高爾基》
3.融會中西文化的中國人
4.辯證看待中西文化的異同
5.兼容并蓄的中西文化觀
十一、為民主政治吶喊
1.主持正義的輿論機關
2.刊物的“報格”和編者的“主權”
3.參與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的工作
4.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十二、“九一八”的炮聲中
1.寧死不屈,捍衛(wèi)國權
2.全力支持淞滬一·二八抗戰(zhàn)
3.和胡適分道揚鑣
4.政治覺悟迅速提高
5.世界觀發(fā)生顯著變化
十三、生活書店的創(chuàng)辦和發(fā)展
1.創(chuàng)辦生活書店,實行科學管理
2.堅持人才主義的用人政策
3.與作家攜手,對讀者盡心
4.胡愈之的巨大貢獻
5.魯迅的關懷和幫助
6.革命文化的堡壘
十四、赴歐美考察世界大勢
1.踏上歐美考察的旅程
2.領略意大利的歷史文化
3.瑕瑜互見的法國
4.在倫敦研讀馬列著作
5.德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
6.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蘇聯(lián)
7.對美國社會的全面考察
8.愈加成熟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十五、抗日救亡運動的號角
1.《大眾生活》的創(chuàng)辦
2.斥責日本所謂的“三大原則”
3.全力支持“一二·九”運動
4.決不投降于任何反動勢力
十六、真正“人民的報紙”
1.滬上籌辦《生活日報》
2.《生活日報》在港出版
3.積極推廣大眾文化
4.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5.《生活日報》的辦報宗旨
十七、全國各界救國會的領袖
1.積極參與救國會的組建
2.“全國各界救國聯(lián)合會”成立
3.團結御侮,建立聯(lián)合陣線的主張
4.對魯迅的悼念與敬意
5.聲援上海工人和綏遠前線的抗日斗爭
十八、鐵窗生涯的錘煉
1.國民黨當局和日本軍方的勾結
2.“七君子”被捕
3.不做亡國奴的共同心愿
4.各界聲勢浩大的營救運動
5.堅持真理,力爭救國無罪
6.在獄中堅持勤奮學習
十九、為抗戰(zhàn)勝利而奮斗
1.主編《抗戰(zhàn)》三日刊
2.堅持抗戰(zhàn),反對妥協(xié)
3.宣傳共產黨的抗日救亡主張
4.堅持發(fā)展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
二十、從漢到渝的艱難歲月
1.離滬撤往內地
2.在江城創(chuàng)編《全民抗戰(zhàn)》
3.最可敬佩的朋友:周恩來
4.爭取抗戰(zhàn)勝利的精辟見解
二十一、全力以赴推進憲政運動
1.出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2.“晴天霹靂的憲政運動”
3.關于新聞出版自由的提案
4.翻譯《從美國看到世界》和《蘇聯(lián)的民主》
二十二、極度艱苦的環(huán)境中謀發(fā)展
1.生活書店的新發(fā)展
2.蠻橫的圖書雜志審查制度
3.國民黨當局對生活書店的摧殘
4.被迫離開重慶
二十三、關于事業(yè)管理與職業(yè)修養(yǎng)
1.正確理解民主集中的管理原則
2.愛護干部與維持紀律
3.全面加強員工的職業(yè)修養(yǎng)
4.工作實踐中的學習
二十四、在香港從事抗日救亡運動
1.與金仲華重逢
2.復刊《大眾生活》
3.與宋慶齡的深厚友誼
4.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
二十五、隱居廣東的時日
1.艱苦跋涉至東江
2.東江縱隊的熱情接待
3.考察東江游擊區(qū)
4.梅縣江頭村的隱居生活
二十六、考察華中抗日根據地
1.北上蘇北解放區(qū)
2.深入華中抗日根據地
3.以演講鼓舞群眾的抗日斗志
4.陳毅的關愛與欽慕
二十七、病逝申城英靈永存
1.同病痛作頑強斗爭
2.對國事的最后呼吁
3.未能述盡的人生經歷
4.臨終前的入黨志愿
5.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