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密耗費畢生的心血把這些思考寫成了這本十分罕見的,也可以說是至今惟一的一本全面、系統(tǒng)分析人類情感的作品,他想告訴讀者——人在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要受道德觀念的約束。不要去傷害別人,而是要幫助別人。這種“利他”的道德情操永遠地植于人的心靈里。而且,每個人對這種人類樸素情感的保有和維持對整個市場經濟的和諧地運行,甚至民族的強盛將是至關重要的。 《道德情操論>共分七部分,修訂過六次。在書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來闡釋正義、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產生的根源,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原則以及各種美德的特征,并對各種道德哲學學說進行了介紹和評價,進而揭示出人類社會賴以維系、和諧發(fā)展的基礎,以及人的行為應遵循的一般道德準則。相出《國富論》,《道德情操論》給西方世界帶來的影響更為深遠,對促進人類福社這一更大的社會目的起到了更為基本的作用:而它對處于轉型期的我國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行,對處于這場變革中的每個人更深層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