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馬/列/毛/鄧經(jīng)典理論叛逆·困惑·回歸

叛逆·困惑·回歸

叛逆·困惑·回歸

定 價:¥40.00

作 者: 楊曉林 著
出版社: 上海書店出版社
叢編項: 馬克思主義研究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標 簽: 馬克思主義哲學

ISBN: 9787545800852 出版時間: 2009-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1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叛逆·困惑·回歸:中國新生代電影比較研究》首次提出了“比較電影研究”這一學科概念,并以此為基礎,全面、深入地分析了西方電影和文藝思潮給予新生代導演及其影片所產生的影響,同時也梳理了中國新生代電影二十年來的發(fā)展演變的過程,論述了其主要的美學特色及在中國電影史上的地位與貢獻。在附錄部分梳理介紹了100位新生代導演的作品,極具資料價值。

作者簡介

  楊曉林,陜西寶雞人,復旦大學影視文學專業(yè)博士后,上海大學數(shù)碼藝術學院動畫系主任助理,碩士研究生導師。曾在廣西師范大學、蘇州大學、西安外語學院西影影視傳媒學院、西北大學學習并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參與全國藝術科學“十五”規(guī)劃2001年度課題《中國西部電影文化與產業(yè)化研究》,在《電影藝術》等國家核心期刊和重要期刊發(fā)表論文四十余篇,參與譯著有《后理論:重建電影研究》。主持上海大學青年教師科研基金課題《中日美動畫編劇藝術比較研究》,主持上海市教委課題《DV數(shù)碼電影制作技術與市場化研究——以新生代電影為例》。參與創(chuàng)作和改編的電影劇本有《生命諾言》、《李白之夢斷長安》及30集大型歷史電視劇本《千古第一道》等。研究方向主要為動畫理論,中日美動畫史,影視批評,并從事影視劇本和動畫劇本的創(chuàng)作。

圖書目錄

序一 比較電影研究理論設想的一個實踐
序二 更新研究方法,拓展學術疆域
序三 為中國電影研究開創(chuàng)出新的思維空間
綜論研究述評:新生代電影二十年
一 名正則言順:關于新生代電影的命名
二 研究現(xiàn)狀一:關于題材、美學特征及取得的成就
三 研究現(xiàn)狀二:面臨問題及發(fā)展趨勢
第一章新生代電影比較研究的方法論及對象
第一節(jié)方法的移植和轉化:從比較文學到比較電影
一 國別文學走向世界文學:比較文學的歷史必然性
二 與生俱來:比較電影研究的歷史必然性
三 比較電影:學科界定和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二節(jié) 中外電影交流史:新生代電影比較研究的對象
一 影響源單純明晰:第一代到第五代電影與歐關電影的關系
二 影響源多元混雜:新生代電影與歐美電影關系
三 新生代電影與國外有可比性的電影對照表
第三節(jié) 西風東漸:西方電影對新生代導演的影響
一 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電影之中國傳人:王超、李楊、張猛等
二 法國新浪潮和新好萊塢電影之中國弄潮兒:姜文、賈樟柯、張元等
三 非理性現(xiàn)代派電影的推崇者:章明、何建軍、婁燁等
四 新巴洛克派及后現(xiàn)代電影的回響:李欣、高曉松、寧浩、王光利、曹保平等
五 回歸傳統(tǒng)好萊塢電影的異曲同聲:張楊、馬儷文、俞鐘、施潤玖、張一白等
第二章 新生代電影接受西方電影原因分析
第一節(jié) 穿行在歷史的大峽谷中:政治經(jīng)濟環(huán)境
一 政治環(huán)境的變化:新電影必不可少的觸媒
二 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變化:新電影滋生的土壤和基礎
第二節(jié) 精神源泉:西方現(xiàn)代主義思潮
一 物質文明的畸形發(fā)展和精神信仰的失落
二 “他人就是地獄”:存在主義思潮的影響
第三節(jié) “窮則思變”:電影發(fā)展狀況方面的原因
一 理論界和從業(yè)人員:不滿缺乏現(xiàn)實感的電影
二 新紀錄片運動:直面當下現(xiàn)實生活
三 青年觀眾群:“讀圖一代”的叛逆性需求
第三章 “世界電影”:新生代電影的藝術特征
第一節(jié) 表現(xiàn)邊緣人生,關注弱勢群體
一 叛逆人生電影:青春叛逆與長大成人
二 困惑人生電影:中年困惑和小資迷茫
三 窮困人生電影:貧民紀事和現(xiàn)實批判
四 另類人生電影:同性之戀與顛覆倫常
第二節(jié) 深度反思與批判,凸現(xiàn)復雜的人性
一 精神病態(tài)報告:反思和批判社會人生
二 幽暗意識:黑色電影風格
三 還生活本真:凸現(xiàn)復雜的人性
四 常規(guī)之變:《我和爸爸》中另類父親形象讀解
第三節(jié) 美學表達方式:倡導紀實
一 “電影是現(xiàn)實的漸近線”:西方的紀實美學原則
二 “等于生活”:新生代電影的紀實性關學風格
第四節(jié) 回歸主流與游戲狂歡
一 亮麗人生電影:回歸傳統(tǒng)好萊塢電影
二 拜金時代的精神救贖:路學長電影解讀
三 游戲人生電影:寓深刻于荒誕
第四章 同質異構:新生代電影與西方電影的差異
第一節(jié) 二戰(zhàn)后與轉型期:時代之異
一 內容之異:“此岸”之痛與“彼岸”之思-
二 形式之異:現(xiàn)代主義之思與后現(xiàn)代表達
第二節(jié) 反承戲劇美學與“影戲觀”:電影觀念之異
一 西方戲劇電影關學觀念之流變
二 中國電影“影戲觀”之流變
三 同中之異:貧困人生電影與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電影
第三節(jié)“主客二分”與“天人合一”:文化傳統(tǒng)之異
一 中和與對立:和解主題的不同表達
二 個人與群體:個性化和倫理化要求的同曲異奏
三 大團圓與生離死別:結局殊異
結語:叛逆?zhèn)鹘y(tǒng)的世界性品格:新生代電影的電影史意義
第一節(jié)“一代有一代之電影”:對第五代電影的叛逆及意義
第二節(jié) 直面現(xiàn)實,關注審美現(xiàn)代性:對中國電影的貢獻
附錄一 新紀錄片運動代表作品(1990-)
附錄二 100位新生代導演作品及獲獎情況介紹(1990-2009)
參考文獻
后記一 把旗子插上那塊高地
后記二 最好的電影理論應是簡單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