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內容與方法
1.3 精度評價指標的確定
1.4 主要研究成果(推薦預報模型)
1.5 生產應用情況簡介
1.6 創(chuàng)新點
1.7 存在問題及努力方向
第2章 龍門站次洪最大含沙量預報方法研究
2.1 吳龍區(qū)間概況
2.2 資料選用
2.3 精度控制
2.4 龍門站洪水泥沙輸移特性
2.5 預報模型研制
2.6 模型的推薦
2.7 預報模型擬合檢驗
第3章 潼關站次洪最大含沙量預報方法研究
3.1 龍潼區(qū)間概況
3.2 資料選用
3.3 精度控制
3.4 預報模型研制
3.5 模型的推薦
3.6 預報模型擬合檢驗
第4章 花園口站次洪最大含沙量預報方法研究
4.1 小花區(qū)間概況
4.2 資料選用
4.3 精度控制
4.4 預報模型研制
4.5 模型的推薦
4.6 預報模型擬合檢驗
第5章 夾河灘及以下各站次洪最大含沙量預報方法研究
5.1 河段概況
5.2 資料選用
5.3 精度控制
5.4 預報模型研制
5.5 模型的推薦
5.6 預報模型擬合檢驗
第6章 龍門站小洪水最大含沙量預報方法研究
6.1 資料選用
6.2 精度控制
6.3 預報模型研制
6.4 模型的推薦
6.5 預報模型擬合檢驗
第7章 黃河下游夾河灘站含沙量過程預報研究
7.1 概述
7.2 簡化水力學模型
7.3 系統(tǒng)響應函數法
7.4 沙庫模型
7.5 總結
第8章 生產應用情況
8.1 2003年7月31日龍門沙峰試預報
8.2 2004年7月26日龍門沙峰試預報
8.3 2004年8月11日龍門沙峰試預報
8.4 2004年8月12日龍門沙峰試預報
8.5 2004年8月13日龍門沙峰試預報
8.6 2004年8月黃河下游洪水沙峰試預報過程
8.7 2005年7月2日龍門沙峰試預報過程
8.8 2005年8月12日龍門沙峰試預報過程
8.9 2006年7月31日龍門沙峰試預報過程
8.10 2006年8月26日龍門沙峰試預報過程
8.11 2006年8月31日龍門沙峰試預報過程
8.12 2006年9月22日龍門沙峰試預報過程
8.13 生產應用情況總結
參考文獻與資料
附錄一 批復
附錄二 任務書審查意見
附錄三 初步驗收意見
附錄四 驗收意見
附錄五 試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