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綜合布線系統(tǒng)概述 1
1.1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簡述 1
1.2 綜合布線系統(tǒng)功能介紹 2
1.2.1 工作區(qū)子系統(tǒng) 2
1.2.2 水平干線子系統(tǒng) 2
1.2.3 管理間子系統(tǒng) 3
1.2.4 垂直干線子系統(tǒng) 3
1.2.5 設備間子系統(tǒng) 4
1.2.6 建筑群子系統(tǒng) 4
1.3 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的優(yōu)點 4
1.4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適用范圍 5
1.5 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的標準 5
1.6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應用 7
1.7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 8
1.7.1 智能建筑的概念 8
1.7.2 智能建筑與綜合布線的關系 12
1.8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意義和發(fā)展趨勢 13
1.8.1 意義 13
1.8.2 發(fā)展趨勢 14
本章小結 14
習題1 15
第2章 網絡傳輸介質 16
2.1 同軸電纜 16
2.1.1 同軸電纜分類 17
2.1.2 同軸電纜網絡 18
2.1.3 參數指標 18
2.1.4 規(guī)格型號 19
2.1.5 布線結構 19
2.2 雙絞線 21
2.2.1 概述 22
2.2.2 規(guī)格型號 22
2.2.3 性能指標 24
2.2.4 雙絞線的標準接法 26
2.3 光纖 27
2.3.1 光纖結構 27
2.3.2 光纖的種類 28
2.3.3 光纖連接方式 29
2.3.4 光纜 29
本章小結 30
習題2 30
第3章 網絡互連設備 32
3.1 網絡協(xié)議 33
3.2 中繼器 35
3.3 集線器 36
3.4 網橋 37
3.4.1 為何使用網橋 38
3.4.2 網橋的兼容性 38
3.4.3 網橋分類 39
3.4.4 遠程網橋 40
3.5 交換機 41
3.5.1 交換機分類 41
3.5.2 交換機功能 42
3.5.3 幾種交換技術 43
3.5.4 幾種交換機的區(qū)別 44
3.6 路由器 45
3.6.1 路由器的原理 46
3.6.2 路由器的作用 46
3.6.3 路由器分類 47
3.6.4 路由器的構成 48
3.6.5 路由器的基本協(xié)議 49
3.7 網關 50
3.8 調制解調器 51
3.8.1 用途 52
3.8.2 分類 52
3.8.3 傳輸模式 52
3.8.4 數據傳輸速率 53
3.9 網卡 54
3.9.1 網卡功能 55
3.9.2 無線網卡 55
3.9.3 選購網卡時考慮的因素 56
3.10 防火墻 57
3.10.1 防火墻工作原理簡介 57
3.10.2 防火墻的功能 57
3.10.3 防火墻的3種配置 59
本章小結 60
習題3 60
第4章 網線連接器 62
4.1 雙絞線連接器 62
4.1.1 連接器的類型 62
4.1.2 雙絞線中導線的排列 63
4.1.3 電纜與插頭之間的壓接 64
4.1.4 配線架接線設備 64
4.1.5 模塊式插孔和插頭 65
4.1.6 接線方案 66
4.2 同軸電纜連接器 68
4.2.1 連接器的類型 68
4.2.2 連接器的壓接 70
4.3 光纖連接器 70
4.3.1 光纖連接器分類 70
4.3.2 光纖之間的連接 73
4.3.3 光纖互連裝置 73
4.3.4 連接方法 75
本章小結 77
習題4 77
第5章 布線系統(tǒng)的組成要素 79
5.1 線纜 79
5.1.1 水平線纜和主干線纜 80
5.1.2 模塊跳接電纜 81
5.1.3 線纜套管 81
5.1.4 通風道 81
5.2 布線路徑 82
5.2.1 導線管 82
5.2.2 導線架 82
5.2.3 導線槽 82
5.2.4 光纖保護系統(tǒng) 83
5.3 布線間 84
5.3.1 TIA/EIA布線間的標準 84
5.3.2 線纜機架及外罩 85
5.4 墻面板 85
5.4.1 固定式墻面板 86
5.4.2 模塊化墻面板 87
5.4.3 墻面板的選擇 87
5.4.4 墻面板的定位 88
5.4.5 墻面板的安裝 88
本章小結 89
習題5 90
第6章 布線工具 91
6.1 常用的布線工具 91
6.1.1 電動工具 91
6.1.2 機械五金工具 92
6.1.3 線纜安裝工具 94
6.2 線纜測試工具 98
6.2.1 電纜狀態(tài)測試儀 99
6.2.2 雙絞線通斷測試儀 99
6.2.3 同軸電纜測試儀 100
6.2.4 光纖測試儀 100
6.3 其他布線耗材 101
本章小結 101
習題6 102
第7章 網絡方案的設計 103
7.1 網絡結構和標準概述 103
7.2 網絡拓撲結構的選擇 104
7.2.1 星狀拓撲結構 105
7.2.2 環(huán)狀拓撲結構 106
7.2.3 總線拓撲結構 107
7.2.4 其他拓撲結構 108
7.3 網絡標準的選擇 109
7.3.1 以太網 109
7.3.2 令牌環(huán)網 111
7.3.3 光線分布式接口 112
7.3.4 異步傳輸模式 114
7.3.5 100VG-AnyLAN 115
7.4 網絡介質的選擇 116
7.4.1 選擇傳輸介質的幾個主要因素 116
7.4.2 網絡傳輸介質的比較 117
7.4.3 應用實例 118
7.5 互連設備的選擇 120
7.5.1 中繼器的選擇 120
7.5.2 集線器的選擇 120
7.5.3 網橋的選擇 121
7.5.4 交換機的選擇 122
7.5.5 路由器的選擇 123
7.5.6 網關的選擇 124
本章小結 125
習題7 126
第8章 無線網絡與無線介質 128
8.1 無線網絡概述 128
8.1.1 無線通信的發(fā)展過程 128
8.1.2 無線網絡分類 129
8.1.3 無線網絡的適用范圍 130
8.2 無線網絡標準和協(xié)議 131
8.2.1 IEEE 802.11 131
8.2.2 IEEE 802.11b 132
8.2.3 IEEE 802.11a 133
8.2.4 IEEE 802.11g 133
8.2.5 IEEE 802.11協(xié)議的比較 133
8.2.6 無線城域網標準 134
8.3 無線介質 134
8.3.1 紅外傳輸 134
8.3.2 無線電系統(tǒng)(RF系統(tǒng)) 135
8.3.3 微波通信 137
8.4 藍牙技術概述 138
8.4.1 藍牙技術的簡介 138
8.4.2 藍牙網絡的體系結構 138
8.4.3 無線接口 140
8.4.4 藍牙技術的特點 140
8.4.5 藍牙技術的應用 141
8.5 WAP 142
8.5.1 WAP的產生背景 142
8.5.2 WAP的特點 142
8.5.3 WAP編程模型 143
8.5.4 WAP應用結構 143
8.5.5 WAP的應用優(yōu)勢 144
本章小結 144
習題8 145
第9章 綜合布線工程設計技術 147
9.1 綜合布線的工程設計 147
9.1.1 網絡工程需求 148
9.1.2 網絡工程的分析和設計 150
9.1.3 網絡工程工作清單 153
9.2 工作區(qū)子系統(tǒng)的設計 154
9.2.1 工作區(qū)子系統(tǒng)的設計概述 154
9.2.2 工作區(qū)子系統(tǒng)的設計要點 155
9.3 水平干線子系統(tǒng)的設計 157
9.3.1 水平干線子系統(tǒng)布線設計的概述 157
9.3.2 水平干線子系統(tǒng)布線線纜的種類 161
9.3.3 水平干線子系統(tǒng)布線設計的技術方案 161
9.4 管理子系統(tǒng)的設計 164
9.4.1 管理子系統(tǒng)設備部件 165
9.4.2 管理子系統(tǒng)的設計要點 166
9.4.3 管理子系統(tǒng)的設計步驟 170
9.5 垂直干線子系統(tǒng)的設計 173
9.5.1 垂直干線子系統(tǒng)設計的概述 173
9.5.2 垂直干線子系統(tǒng)的結構 174
9.5.3 垂直干線子系統(tǒng)的實現方法 175
9.6 設備間子系統(tǒng)的設計 178
9.6.1 設備間子系統(tǒng)設計概述 178
9.6.2 設備間子系統(tǒng)設計的環(huán)境考慮 179
9.7 建筑群子系統(tǒng)的設計 182
9.7.1 建筑群子系統(tǒng)的主要特點 182
9.7.2 建筑群主干布線子系統(tǒng)工程設計的要求 183
9.7.3 電纜布線方法 184
9.8 網絡工程的總體設計 185
9.8.1 網絡工程總體設計結構 185
9.8.2 網絡總體布線方案 188
本章小結 190
習題9 191
第10章 布線技術與應用 193
10.1 布線系統(tǒng)的等級 193
10.1.1 基本型綜合布線系統(tǒng) 193
10.1.2 增強型綜合布線系統(tǒng) 194
10.1.3 綜合型布線系統(tǒng) 194
10.1.4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等級之間的差異 195
10.2 布線系統(tǒng)的設計要點 195
10.2.1 設計要詳細 195
10.2.2 制訂安裝日程 195
10.3 布線實用技術 196
10.3.1 選擇路徑 196
10.3.2 線槽敷設技術 197
10.3.3 雙絞線與RJ45頭的連接 201
10.3.4 主干線電纜連接技術 202
10.3.5 建筑群間電纜線敷設技術 204
10.3.6 建筑物內水平線纜敷設技術 204
10.3.7 光纖布線技術 206
10.4 經典案例分析 208
10.4.1 經典案例一 208
10.4.2 經典案例二 209
本章小結 211
習題10 211
第11章 布線系統(tǒng)的測試技術 212
11.1 測試概述 212
11.2 測試標準與要求 213
11.2.1 測試標準 213
11.2.2 超五類、六類線測試有關標準 216
11.2.3 光纖傳輸通道測試 218
11.2.4 局域網電纜測試及有關要求 220
11.3 電纜的兩種測試 221
11.3.1 電纜的驗證測試 222
11.3.2 電纜的認證測試 222
11.4 網絡聽證與診斷 222
11.4.1 網絡聽證 223
11.4.2 故障診斷 223
11.5 測試儀的種類與技術指標 223
11.5.1 DSP-100測試儀 224
11.5.2 Fluke 620局域網電纜測試儀 226
11.5.3 Fluke 652局域網電纜測試儀 227
11.5.4 Fluke 67x局域網測試儀 228
11.5.5 Fluke 68x系列企業(yè)級局域網測試儀 230
11.5.6 WireScope 155測試儀 233
11.5.7 FiberSmartprobe光纖測試系列模塊 234
本章小結 236
習題11 236
第12章 網絡布線實例 237
12.1 校園網布線系統(tǒng) 237
12.1.1 校園布線系統(tǒng)簡介 237
12.1.2 校園布線系統(tǒng)施工 239
12.2 政府網布線系統(tǒng) 243
12.2.1 政府網布線系統(tǒng)簡介 243
12.2.2 政府網布線系統(tǒng)施工 243
12.3 企業(yè)網布線系統(tǒng) 247
12.3.1 企業(yè)網布線系統(tǒng)簡介 247
12.3.2 企業(yè)網的施工 248
12.4 智能小區(qū)布線系統(tǒng) 253
12.5 其他網絡布線系統(tǒng) 255
12.6 布線系統(tǒng)的驗收與鑒定 258
12.6.1 物理驗收 258
12.6.2 文檔驗收 261
本章小結 261
習題12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