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上輯 本之探
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的標志是什么——論《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核心思想
馬克思論跨越資本主義的卡夫丁峽谷
馬克思對西方中心論的批判
馬克思的晚年設想和歷史發(fā)展的多樣性——關于“跨越卡夫丁峽谷”問題的論辯
論馬克思晚年設想的方法論意義——兼對有關問題的論辯
恩格斯哲學思維方式探微
毛澤東哲學思想理論層次初探
“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和鄧小平對外開放的理論與實踐
馬克思的哲學與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之差異
哲學,放下你那沉重的包袱
打破追求最一般規(guī)律的神話
中輯 流之究
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和價值觀思考
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方法論再思考
歷史的評價與價值觀的抉擇——評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中的三個觀念
是繼承、“顛倒”,還是“斷裂——阿爾都塞論馬克思與黑格爾的關系
反還原主義和反經濟主義的歷史辯證法詮釋——阿爾都塞論“矛盾的多元決定”
論阿爾都塞對馬克思理論的非歷史主義論辯
阿爾都塞對馬克思理論和人道主義關系的極端思考
阿爾都塞的馬克思論:方法論淵源和理論性質辨正
舊立場對新信仰的悖逆——薩特用存在主義補充馬克思主義的企圖與方案述論
薩特“歷史人學”中的異化概念
薩特的“匱乏史觀”及其同唯物史觀的根本沖突
下輯 用之窺
社會心理在精神文明中的地位
浮躁論析
市場經濟與自由平等簡論
官德與商德:道德建設中的“重中之重”
“合理利己主義”是否合理——答《中國青年報》之讀者來信
略論道德建設的體系、重心和“重中之重”
世紀之交的“顯學”:從市場經濟研究到市場經濟人學
市場經濟人學:哲學應用研究的新領域
市場經濟人學探論
正視經濟人——市場經濟入學研究(一)
透視“本質力量對象化”過程中的勞動主體——市場經濟人學研究(二)
撩看物物關系后面的交換主體——市場經濟入學研究(三)
市場交換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現(xiàn)實基礎——市場經濟人學(四)
市場分配中的分配主體和分配規(guī)律承受主體——市場經濟人學研究(五)
“人對物的依賴關系”中的消費主體——市場經濟人學研究(六)
能力本位·社會本位·發(fā)展本位——關于“社會主義價值觀核心理念”的思考與對話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