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案例精選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案例1:用實踐來尋求真理的一代偉人——毛澤東讀馬列著作
案例2:以正確的態(tài)度來評價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
案例3:“三落三起”鄧小平
案例4:一位農民的切身體會——“‘三個代表’好”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案例1:談三大志愿
案例2:鄧小平批評“兩個凡是”
案例3:奇冤昭雪棟梁才
案例4:來個調查研究年
第三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案例1:五四運動
案例2:去當紅色“山大王”——來自戰(zhàn)爭的教訓
案例3:槍桿子里面出政權
案例4:革命年代的國共攜手
第四章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案例1:“小腳女人”
案例2:同仁堂的新生
案例3:“榮先生來了,歡迎你!”——毛澤東與榮毅仁
第五章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案例1:小崗村與社會主義的吃飯問題
案例2:吳仁寶與“天下 第一村”
案例3:“中國改革 第一村”再改革
第六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案例1:跑馬鄉(xiāng)的故事
案例2:“票證經濟”
案例3:謀百姓全面小康
第七章 社會主義改革與對外開放
案例1:落日的輝煌——17、18世紀全球變局中的“康乾盛世”
案例2:“4050工程”
案例3:中國制造的成年禮
案例4:開放中國擁抱世界
第八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案例1:不斷拉大的收入差距
案例2:我國當前的失業(yè)問題
案例3:意義深遠的五元股
案例4:小崗村描繪新農村藍圖
第九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案例1:我國為什么不實行美國式的“三權分立”制
案例2:亟待破解的鄉(xiāng)村政治
案例3:美國的人權外交
案例4: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成就
第十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案例1:中國各地精心組織“雙百”投票評選工作
案例2:公約雖小作用大——記上海市盧灣區(qū)居民公約實踐活動
案例3:“神童”退學的啟示
案例4:兩個“洋節(jié)”看落差
第十一章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案例1:和諧社會的不和諧音——政協(xié)抨擊“假大空”現(xiàn)象
案例2:警惕“拉美陷阱”
案例3:堅持“以人為本”執(zhí)政理念——深圳著力營造老百姓喜愛的和諧家園
第十二章 祖國完全統(tǒng)一的構想
案例1: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案例2: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案例3:臺灣問題中的美國因素
第十三章 國際戰(zhàn)略和外交政策
案例1:早熟的戰(zhàn)爭與晚熟的和平
案例2:世界在不對稱多極格局中運行
案例3:締造和平的手
案例4:“數字鴻溝”:貧國與富國的新差距
第十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依靠力量
案例1:三十年的階層變動,誰與爭鋒
案例2:永不落的“東方明珠”
案例3:社會轉型,各顯神通——企業(yè)家的命運變遷
案例4:來自世界的贊譽和驚嘆
第十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
案例1:共和國六十載走向自覺執(zhí)政
案例2:“草原明珠”隕落警示錄
案例3:人民公仆還是“人民幣”公仆
案例4:“績?yōu)槊袼肌辈拍軝酁槊袼?br />下篇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案例精選
緒論 珍惜大學生活開拓新的境界
案例1:可憐天下父母心
案例2:中美輪胎特保案
第一章 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
案例1:包起帆的故事
案例2:少年中國說
第二章 繼承愛國傳統(tǒng)弘揚民族精神
案例1:烏魯木齊發(fā)生打砸搶燒暴力犯罪事件
案例2:憶任、季二老辭世文化創(chuàng)造拒絕“注水”
第三章 領悟人生真諦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
案例1:博士周末南京街頭乞討
案例2:奉獻——人生主旋律
案例3:新時代的中國工人許振超
第四章 加強道德修養(yǎng)錘煉道德品質
案例1:4萬“巨款”10年折磨——一個關于貧窮和誠信的故事
案例2:“范跑跑”事件
案例3:犯規(guī)的成本
第五章 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
案例1:南京彭宇案
案例2:全國助人為樂模范徐茂事跡
案例3:溫州首例虛擬財產盜竊案兩位“黑客”被判刑
第六章 培育職業(yè)精神樹立家庭美德
案例1:馬班郵路鄉(xiāng)郵遞員王順友
案例2:“當代孝子”——大學生張尚昀感動社會
案例3:了解《勞動合同法》——如何約定試用期
第七章 增強法律意識弘揚法治精神
案例1:某地黨委政府干涉司法案
案例2:錯案“標本”——“湖北京山縣余祥林殺妻案”
案例3:憲法司法化 第一案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覺遵守法律
案例1:行政機關濫用職權
案例2:10萬巨款被盜都是網上銀行惹的禍
案例3:旅游服務合同中的責任承擔
案例4:消費者權益保護糾紛(模擬法庭記錄)
案例5:盜竊Q幣是否構成犯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