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時的人(套裝共2卷)》包括《論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人的靈魂》、《論第三次工業(yè)革命時期生活的毀滅》?!哆^時的人(套裝共2卷)》是20世紀最為經典的哲學和社會批判著作之一。作為20世紀著名的猶太哲學家,京特·安德斯與別的學院派哲學家不同,他把哲學的視角轉入對社會現象的慎思和批判。他的主要思辨領域是“否定的人類學”、“批判技術哲學”和“媒體批判哲學”。其表述方式是從20世紀人類生活中的主要技術現象出發(fā)來進行反思,如“電視”、“航天”、“化妝品”、“核武器”、“計算機”等等。哲學界也因此將他稱為現代批判技術哲學和媒體批判哲學的奠基人?!哆^時的人(第1、2卷)》就是他的這些思想的集中體現?!胺穸ǖ娜祟悓W”:主要討論人的歷史結構衍變,人和世界的本體論關系,“自由”阻止人的自我認同。提出人的自我認同是個動態(tài)變化過程,其前提是人無法擺脫對自由的追求,對創(chuàng)造世界、科學、藝術、技術和歷史必然性的定式。“批判技術哲學”:人的“普羅米修斯的羞愧”是其中的核心概念,它蘊涵了作為人的自我成為機器的羞愧。這種羞愧是技術發(fā)展和人的本質之間產生的落差所引起的。這種落差產生“過時的人”。人的存在、生活在技術革命中開始以一種過時的存在方式顯現,人生產的產品逐步廢除人的價值。問題的實質是技術如何替代人成為歷史的主體。人類不再具備控制機器所內含的結構性權力,在失控的技術面前,人類在勞動方式上、精神上和心靈上都將失去其本質意義。人類由于個體性、生命性在機器面前顯得無能,個體和生命無法與完美的機器相媲美?!懊襟w批判哲學”:電視觀眾失去判斷力,電視的力量在于使人獲得主觀的客觀性,在非現場中經歷現場,從部分中獲得虛幻整體。影視本體論的雙重性語義:圖像和事件的界限變得模糊,因此產生幻象。電視的實質是:依賴性地消費已被他人決定了的判斷。電視作為“大眾隱居機”制造了這個時代人類的特征。京特·安德斯還在《過時的人》中反思批判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工業(yè)革命時代發(fā)生的一系列社會現象學所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信息革命”和“生物遺傳”革命時代得到了進一步的衍變,但其本質并沒有產生變化,因此,京特·安德斯的現象學批判仍然有著它深邃的思想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