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通鑒》遵循通鑒體例而編著,起自禹治水建立夏朝(公元前2049年),終于秦滅東周(公元前256年),中間有1794年的歷史。因“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正在進行,五帝時期或可被證實,所以抄錄了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附于書前,作為《夏商周通鑒》的引子。而東周滅亡之后天下無主的幾十年,傳統(tǒng)上史學家使用秦國紀年,所以《夏商周通鑒》終于此,使之能夠與《資治通鑒》相銜接。在史料取舍上,引證資料主要采自宋代之前可信的古籍,略加考辨、鉤沉,并參考了近現(xiàn)代的考古著作,廣泛搜集殷商、兩周的卜辭、青銅器銘文資料,起先編成《夏商周史事輯錄》,近五十萬字?!遁嬩洝妨幾龅骄幠昙o事必得可考有據(jù),而為求得歷史原貌,加之我自身文言文水平所限,不敢對古籍成文隨意刪削、篡改。最后擇其善者,勒定為十四卷,共三十余萬字,并定名《夏商周通鑒》,梳理了一千八百年間之史事,主要大事基本無遺漏,使得上古三代的盛衰演變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