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學華中學術(第一輯)

華中學術(第一輯)

華中學術(第一輯)

定 價:¥49.00

作 者: 張三夕 主編
出版社: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華中學術
標 簽: 社會科學總論

ISBN: 9787562240990 出版時間: 2009-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5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華中學術(第1輯)》經(jīng)過一年多時問的醞釀和準備,《華中學術》于2009年金秋面世了。之所以籌辦《華中學術》,其初衷是為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的教師提供展示學術成果的園地,使大家能夠在這個園地里從容地耕耘和自在地揮灑;同時也希望以此構筑一個對話的平臺,誠邀海內外同仁在這里以文會友,研討磋商,享受思想交鋒的快樂。之所以定名為《華中學術》,是因為她誕生在中國的中部,我們希望經(jīng)過數(shù)年或數(shù)十年的努力,使之成為中國中部學術研究的重鎮(zhèn)。《華中學術》的核心是學術,她表達的是學人對學術的尊重、追求和堅守,并力圖通過學術個性的張揚和學科之間的互滲打通以實現(xiàn)學術研究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華中學術》由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創(chuàng)辦,并得到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的支持,爭取一年出版兩期。

作者簡介

暫缺《華中學術(第一輯)》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卷首語
古代文論資源與現(xiàn)代文論轉型
 中國20世紀文論現(xiàn)代轉型的多重視域
 當代文論的失語與失范
 原始宗教與自律傳統(tǒng)的起源
 老子“味”范疇之哲學內涵及其文論意蘊
 略論文體與李東陽的“格調說”
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
 文學與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
 試論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話語的形成
 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與德國文學思想的現(xiàn)代走向
 論后馬克思主義的“語言癥候學”
 淺論“典型”的意識形態(tài)話語特征
敘事理論
 版圖的刷新:女性主義敘事學對女性主義批評的發(fā)展
 超越媒介:大眾文化文本的互文敘事
 論米勒的“反敘事學”及其悖論
 弱化敘事性:明代文言小說的文體特征
中國古代文學與古典文獻學
 論《春秋左傳正義》的價值及缺陷
 《說苑》與《孔子家語》二書關系考論——兼論《孔子家語》的成書特點
 曾易占及夫人周氏、吳氏、朱氏與所生子女考略
——曾鞏及其主要親屬行實考略(三) 
 宋代“說話”繁盛原因淺探
 朱彝尊艷詞發(fā)微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彷徨無地的他者——從《影的告別》看《野草》主體形象的特點
 從傳播視角探析張愛玲“紅遍上海灘”的原因
 論周作人晚期散文的意義
民間文學與文化
 推進民問文藝學學科建設的兩項工程
 端午節(jié)的文化精義在于護佑生命
——基于清代兩湖地區(qū)端午節(jié)習俗的分析
 春節(jié):中華民族的時間元點與空間元點
語言學與關鍵詞
 “中”:從日常語詞到哲學語詞的發(fā)展理路
 一類成因特殊的今音歧異現(xiàn)象
 常德方言的主觀否定性因果句群
 人民幣基本單位用字:“圓”還是“元”?
 說“泛指”
新聞傳播學
 作為問題的女性氣質:從文本世界到日常生活
 試論網(wǎng)絡民意轉向因素
 “作者論”中的作者精神——關于“作者論”及其理論辨析
書評與文摘
 指示治古代學問的門徑——評張三夕教授主編《中國古典文獻學》
 《劍橋先秦史》關于先秦學術的兩節(jié)譯文
附錄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2006--2008年博士論文名錄
 《華中學術》來稿注意事項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