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走進人文殿堂
第1章 中外歷史概要
1.1 中國歷史概要
1.1.1 史前時代
1.1.2 先秦時期
1.1.3 秦漢時期
1.1.4 魏晉時期
1.1.5 隋唐時期
1.1.6 宋元時期
1.1.7 明清時期
1.2 中華民族對人類的貢獻
1.2.1 古代的四大發(fā)明
1.2.2 中國歷史上其他發(fā)明與貢獻
1.3 世界古代文明
1.3.1 古埃及文明
1.3.2 古巴比倫文明
1.3.3 古印度文明
1.3.4 古希臘羅馬文明
第2章 中西方傳統(tǒng)文化
2.1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述
2.1.1 文化的概念
2.1.2 中華民族及其文化形成的特點
2.1.3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概要
2.2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與基本精神
2.2.1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
2.2.2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
2.3 西方文化的演進
2.3.1 古希臘與古羅馬文化
2.3.2 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與近代啟蒙文化
2.3.3 現(xiàn)代人文主義和科學主義文化
2.4 西方文化的特點與基本精神
2.4.1 科學性
2.4.2 民主性
2.4.3 競爭性
2.4.4 法理性
2.5 中西文化的交流
2.5.1 古代中國文化的傳播
2.5.2 古代中國文化對周邊文化的影響
2.5.3 西學東漸與東學西漸
第3章 哲學智慧與修養(yǎng)
3.1 哲學的價值
3.1.1 哲學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
3.1.2 哲學是美好生活的向導
3.2 哲學的問題與方法
3.2.1 哲學問題的特性
3.2.2 哲學的方法
3.3 中國哲學的民族特性
3.3.1 中國哲學的起源與特色
3.3.2 中國哲學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3.3.3 中國傳統(tǒng)哲學與民族精神
3.3.4 中國哲學對現(xiàn)代文明的意義
3.4 西方哲學的特色
3.4.1 哲學的萌芽時代與婢女時代
3.4.2 理性時代的降臨——近代西方哲學的特色
3.4.3 近代西方哲學及其代表人物
3.4.4 當代西方哲學的特色
第4章 中外文學概述
4.1 文學的起源、變化與發(fā)展
4.1.1 文學藝術的起源
4.1.2 文學變化與發(fā)展
4.2 絢麗多彩的中國文學
4.2.1 古代文學
4.2.2 現(xiàn)代文學
4.3 群星薈萃的西方文學
4.3.1 古希臘文學和古羅馬文學
4.3.2 歐洲中世紀文學
4.3.3 文藝復興文學
4.3.4 古典主義文學
4.3.5 浪漫主義文學
4.3.6 現(xiàn)實主義文學
第5章 中外藝術欣賞
5.1 藝術及其欣賞方法
5.1.1 藝術的定義及其種類
5.1.2 藝術大家與藝術創(chuàng)作
5.1.3 藝術作品的功能
5.1.4 如何進行藝術欣賞
5.2 中國藝術欣賞
5.2.1 書法藝術
5.2.2 繪畫藝術
5.2.3 傳統(tǒng)建筑藝術
5.2.4 樂舞戲曲藝術
5.3 西方藝術欣賞
5.3.1 雕塑藝術
5.3.2 繪畫藝術
5.3.3 建筑藝術
5.3.4 西方音樂舞蹈藝術
第6章 禮儀風尚與倫理
6.1 禮儀風尚概述
6.1.1 禮儀的內涵
6.1.2 禮儀的起源和發(fā)展
6.1.3 弘揚禮儀文化的現(xiàn)實意義
6.2 中國傳統(tǒng)禮儀風尚
6.2.1 歲時節(jié)慶
6.2.2 民間人生禮俗
6.2.3 吉祥與禁忌
6.3 中國現(xiàn)代禮儀風尚
6.3.1 節(jié)慶假日禮俗
6.3.2 日常生活美俗
6.3.3 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
6.4 西方禮儀風尚
6.4.1 主要節(jié)日風俗
6.4.2 各國人生禮俗
6.4.3 重要禮儀禁忌
6.5 走進倫理世界
6.5.1 倫理與道德
6.5.2 中國倫理思想的沿革
6.5.3 西方倫理思想的變遷
第7章 心理學與日常生活
7.1 尋找自我管理內心生活
7.1.1 自我意識與個人成長
7.1.2 理解情緒與情感
7.1.3 認識性格和能力
7.2 關注健康,提高生命質量
7.2.1 了解心理疾病
7.2.2 心理疾病的預防
7.2.3 對生命負責
7.2.4 尋求幫助,糾正偏差
7.3 協(xié)調關系,交往他人
7.3.1 對他人與群體的認知
7.3.2 交往與人際間的關系
7.3.3 網絡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