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石之王,與鉆石、紅寶石、祖母綠為寶石家族的四大名寶。 在明代以前的典籍中,幾乎沒有翡翠的記載。明清之際,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漸盛,翡翠開始登上中國皇家珠寶殿堂,但基本上也就局限在首飾和掛件的范圍內。傳聞慈禧太后得一翡翠白菜的擺件,奉為至寶。據今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資料看,這件翡翠白菜放在如今的古玩市場上,也只是件普通物件而已。太平時節(jié)古玩興,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中國的收藏界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fā)展。但囿于傳統(tǒng),收藏界對翡翠的視點還基本著眼于掛件。對于材料和設計要求更高,工藝更為復雜的擺件,幾乎還沒有專門的著述予以總結。翡翠藝術品,無論從哪個方面去評價,都是材質第一。當代的翡翠作品,由于開采技術的提高,其材料來源及其品質是以往所不能比的。就翡翠藝術品的發(fā)展歷程來說,當代所處的地位,也毫無疑問是在巔峰之上。